“临渭区聚焦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以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为目标,持续锚定做精城区、做强园区、做优景区‘三个主攻方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11月6日,在渭南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上,临渭区委副书记、区长菊峰介绍道。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临渭区深入开展银发产业综合开发、高新产业集聚发展、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三大行动”,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5%以上。其中,银发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入驻企业68家、产值突破30亿元。新增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家、龙头企业17户,村集体经济总量超50亿元。
同时,临渭区实施果业品牌战略升级规划,种植葡萄26万亩、年产40万吨,猕猴桃9.7万亩、年产12万吨,“临渭葡萄”以34.99亿元稳居中国果业品牌葡萄类榜首,猕猴桃“龙珠异果”获评全国果业振兴百强品牌,两大产业相继入选全省现代农业产业链典型县。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获评全国典型示范案例。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临渭区实施重点项目282个、完成投资418亿元,老城街城市供排水改造、标准化厂房二期等163个项目建成投用,沋河幸福河湖、老城风貌提升等119个项目扎实推进。实施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99个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投资265亿元,打通“断头路”18条。新增城市驿站19座、示范公厕20座,建成各类公园23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2%。
此外,临渭区还创新开展走街巡查、物业星级评定,272个物业管理小区实现“一费制”全覆盖,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农旅康养体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建成省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6个。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20座,完成农村改厕5.2万座,城乡垃圾收集转运一体化项目建成投用、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以上,被评为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
下一步,临渭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决战决胜“十四五”,精心谋划“十五五”,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站排头、当先锋,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贡献临渭力量。
责任编辑:高玮怡【广告】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旨在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