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视野
“双11”,说爱你容易吗?
2025年11月11日17:48 来源:莆田市杂文界 作者:陈祖灏
小号 中号 大号

“双11”,又来了。

屏幕亮起,红包雨下,满减规则比高数还烧脑,直播间里的主播喊得比菜市场还热闹。我们一边骂着“套路深”,一边抢着“限时秒杀”;一边吐槽“穷得吃土”,一边往购物车里疯狂塞货。说“我爱你”——爱这个购物节,爱这个消费的时代,爱这种被制造出来的狂欢——真的容易吗?

甜:抢购的快感,像初恋的心跳

凌晨十二点,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心跳加速,像极了当年等暗恋对象回消息的紧张。倒计时开始——“3、2、1,抢!”手指一戳,成功!那一刻,多巴胺飙升,比吃到第一口冰淇淋还甜。

“抢到了!比原价便宜100块!”

“这波血赚!”

“谢谢主播!下单了!”

我们沉浸在“占便宜”的快乐里,像小时候第一次拿到压岁钱,觉得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可这种甜,往往短暂得像泡沫,拆开快递后,才发现——“我当时为什么要买这个?”

酸:别人的购物车,比我幸福

刷着朋友圈,别人晒的战利品永远比自己的高级。

“同事买了最新款耳机,我只能看看。”

“闺蜜抢到了限量款,我连预售资格都没有。”

“人家买大牌,我只能凑满减。”

酸溜溜的,像没熟透的柠檬。我们以为自己在享受购物,其实是在暗中较劲——“凭什么他能买,我不能?” “我是不是买得不够多?” 这种酸,不是味觉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我是不是不够好?”

苦:算不清的优惠,比高数还难

“跨店满300减50,叠加88VIP再打95折,预售定金膨胀,尾款还能用券……”

算着算着,头大了。

明明是想省点钱,结果越算越糊涂,最后发现——“我好像没省多少钱,甚至可能还多花了。”

更苦的是,买的时候爽,还完花呗/信用卡,一看账单——“我这个月怎么吃土?”

于是,开始自我安慰:

“算了,开心最重要。”

“下个月再省吧。”

“反正都买了,就当投资自己。”

可心里清楚,这不过是苦中作乐。

辣:冲动消费后的后悔,像吃了重庆火锅

“这裙子买回来一次都没穿过。”

“这口红颜色不适合我,闲置了。”

“这电子产品我根本用不上。”

辣,是那种买完就后悔的灼烧感。

我们以为自己在“投资”,其实是在“交税”——“消费主义智商税”。

更辣的是,看到别人晒单,你忍不住又下单了:“这次我一定要理性!” 结果……还是没忍住。

咸:沉默的成本,像眼泪掉进汤里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咸”——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感。

咸,是“购物车清空后的空虚”,是“拆快递时短暂的快乐,和之后漫长的无聊”,是“花呗还款日临近时,那种隐隐的焦虑”。

咸,是“你以为你在爱自己,其实只是在填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洞”。

咸,是“你以为你在享受消费,其实只是在为别人的KPI打工”。

咸,是“你以为你在参与狂欢,其实只是一个人对着手机屏幕傻笑”。

它不像甜那样直接,不像酸那样明显,不像苦那样刻骨,不像辣那样灼人——但它渗透在每一次点击“支付”的瞬间,沉淀在每一个“我好像不需要这个”的后悔里。

说“爱你”容易吗?

“双11”,像一场“五味杂陈”的大型情感实验。

我们笑着、骂着、抢着、悔着、空虚着,在甜酸苦辣咸里来回横跳。

说“我爱你”容易吗?

——容易,因为欲望让我们上瘾。

——不容易,因为清醒让我们痛苦。

我们爱的是购物节吗?不,我们爱的是那种“被满足”的幻觉,是那种“我值得”的短暂错觉。可当快递拆完,账单到手,我们才意识到——真正的爱,不是靠买买买来证明的。

所以,今年“双11”,你“爱”了吗?

还是,只是“酸甜苦辣咸”都尝了一遍,最后发现,最该爱的,其实是那个没被消费主义绑架的自己?

(P.S. 咸味最难调味,但最真实——生活如此,消费亦如此。)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双11”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