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内
苏炳添:再度“起跑”,在冲过终点之际
2025年11月02日08:51 来源:人民日报体育微信公号 作者:刘硕阳 贺林平
小号 中号 大号

‍‍‍‌‍‍‌“不亮眼的成绩结束我的最后一场100米比赛。”10月17日,广东田径队的一场队内测试赛之后,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在社交媒体上简单发声。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倒计时的数字不断跳动,他向赛场的告别仿佛也在加速。不过,即将冲过职业生涯的终点之际,这位“亚洲飞人”却悄悄站在了另一条赛道的“起跑线”前。

10月28日,“发令枪”正式鸣响,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正式启用。番禺校区的霍英东体育馆见证了苏炳添的又一次“起跑”。“训练基地的落地标志着中心建设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苏炳添说。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9秒83的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之后,从自己“跑得更快”,到“让更多人跑得更快”,苏炳添一直走在埋头实践的路上。

进入体育馆大门,摆放的中国田径队队服又让人回忆起了苏炳添当年的光荣时刻。作为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主任,苏炳添不仅将这里视为自己成功经验的“档案馆”,更要将其打造成中国田径英才的“孵化器”和“加速器”。“9秒83是中国田径的一个成功案例,是靠背后很多人对我的支持才能共同完成,”苏炳添说,“所以我们要把9秒83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把基础、技术、专项力量等各个部分一一拆解细化,应用到未来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成材上。”

加强青少年选材与速度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专项训练与体能优化研究、建设开放共享的智能训练平台……尽管训练中心的训练基地刚刚启用,但苏炳添对于中心未来的工作规划已在谋划。一块主田径场、一条由篮球场区域改造的百米直道、一座体能训练中心,共同构成了训练基地最初的模样。“别看基地是东一块西一块,但是我们的硬件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苏炳添说。

话音未落,那条巴黎奥运会同款的直道上,男子2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谢震业、女子100米亚洲少年纪录保持者陈妤颉等名将,已经在为即将开始的全运会进行最后的训练备战工作,成为训练基地启用后首批进驻的国内顶尖运动员。

“是田径运动成就了今天的苏炳添,所以在我即将离开赛场之际,要做的就是给田径项目做好推广,给未来的青少年运动员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苏炳添这样解释创办中心的初衷,“所以我们一是要做青少年选材,为体育事业贡献力量,二是通过学校的平台,给运动员提供更好的训练条件。苏炳添只能跑到现在这一步了,未来还要靠他们。”或许,原因还包括心底那一丝丝不甘。“无论是跑出9秒91还是9秒83,我自己能感到这不是中国运动员的极限,我觉得我们可以跑到9秒76、77左右。”苏炳添说,“因为我并不是中国运动员里天分最好的那一个,而且随着目前营养状况、训练条件、康复水平的提升,我觉得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但最难的是把有天分的孩子挖掘出来。”

由篮球场区域改造而成的百米直道,铺设了巴黎奥运会的同款跑道。

11月20日晚的全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或许会成为苏炳添的谢幕演出,但他此刻已经开始了另一条赛道上的奋力奔跑。“我一直觉得在不同的年龄要做不同的事情,我也一直在围绕体育工作,只是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支持和热爱一直没变。”苏炳添说。

在自己热爱的跑道上,“苏神”从未远离。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苏炳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