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入秋掉发“秃”如其来?专家:每天掉这个数属正常
2025年10月20日16:14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小号 中号 大号

“洗头时下水道口的头发,能‘绕地球半圈’。”入秋以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脱发专病门诊持续“一号难求”。该院毛发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凡表示,季节更替期间掉发量有所增加,大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公众无需过度焦虑。若每日掉发持续超过100根,且该情况维持两周以上,则建议及时前往脱发门诊就诊评估。

掉头发,是最近很多人的“心头大患”,30岁的杨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说:“一洗澡就掉一堆,每天睡醒发现枕巾上也是一堆,担心自己快掉秃了。”

“您每天掉发量大概有多少?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吗?”在门诊,张凡通过询问,将她的“感觉”量化,并仔细检查了她的头皮。最终诊断结果是,她的情况属于生理性脱发,不必焦虑,也“秃”不了。

“这个季节掉发增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张凡解释,健康人的毛发生长存在周期性,包括生长期、休止期、退行期和脱落期。气温下降,湿度降低,都可能导致头皮血液循环减缓,进入休止期的毛囊自然会增多。再加上秋季入睡困难的人会变多,不良的作息也容易加剧脱发。

另外,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内热,加重头皮出油的现象,导致脂溢性皮炎发生,进而引起脱发。夏季紫外线损伤的累积也可能在秋季显现,引发头发脱落加速。

“其实,大部分人无需过于担心。虽然每天都有头发脱落,但同样也会有新头发长出来。”张凡笑着说,健康人每天掉发量在50至100根,只要每天掉发量不超过100根,都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生理性脱发。当出现斑秃或每日掉发量超过100根并持续两周以上时,要及时到脱发门诊就诊。

她特别提醒,即使掉发量处在正常范围内,一旦出现头发再生能力不足、发量明显减少、发际线后移、头皮暴露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查找原因、对症诊治。

如何更好地“防脱”?张凡也有妙招——饮食上可以多吃黑芝麻、核桃、红枣、梨、枸杞、黑豆等滋阴润燥、补肾益血的食物,避免高油高糖饮食;保证睡眠、避免熬夜;可以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一些含有咖啡因或生姜、侧柏叶等草本成分的洗发水,具有一定改善头皮的功效,可以用来日常清洁,每周洗头3到4次为宜,避免过度清洁。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头皮,脱发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