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他守了二十余年的南门
风还在吹
却再没有那个头发如雪的老人”
近日,宁波宁海中学的师生们
共同追忆起了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
是学校曾经的门卫华小谟
10月10日凌晨
华师傅因病离世,享年82岁
一篇退休教师发在网络上的悼文
引起众多师生缅怀
在这些自发的悼念中
华师傅的形象
通过无数鲜活的记忆碎片
被清晰而又温暖地重塑起来
他是门卫,也是校友
在许多师生的缅怀中
华师傅惊人的记忆力
是他们共同的温暖回忆
“毕业很多年了
华师傅看到我依然能叫出我的名字
被人记得的幸福感,一辈子忘不掉”
一位校友的留言
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我常常好奇
学校几百个老师、半数学生的名字
他是如何记住的,真的令人叹服”
一位老师回忆道
“老师们的报纸杂志、快递收发
他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管快递怎么多
他都能记住每一位老师快递的接收位置
给我们提供了暖心的便利”
华师傅是宁海中学1964届毕业生
出于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1998年他回到熟悉的校园
成为一名门卫师傅
华师傅在南门一守
便是悠悠二十余载
他的坚守
也成了无数人的青春回忆
2019届学生陈诺至今记得
高三时的一个雨天
她患感冒请假回家
站在学校南门等母亲来接
华师傅招呼她进屋坐
很关心地说:
“高三了,马上要高考了
要注意身体啊”
陈诺很惊讶地问道:
“您怎么知道我是高三的呀?”
华师傅笑着说:
“你们这群小孩在这里进进出出了三年
我怎么会不认识”
这份被记得的温暖
穿透了岁月的壁垒
成为连接众多学子与母校的情感纽带
有位老师动情地说
华师傅见证了她的高中三年
见证了她回母校入职
又见证了她结婚并生儿育女
“他站在南门,就像家里的长辈
陪着我们慢慢长大”
网友留言截图。
他是华师傅,更是华老师
在宁海中学
同学们总爱喊他一声“阿公”
老师们则尊称他为“华老师”
他还有一个更为诗意的雅号
在届届学生间口耳相传——“南门吹雪”
毕业生李浦银的记忆
为这个雅号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在我的印象中
阿公一直都是满头白发
一根根搭在一块儿
梳得整齐,很精神”
大约是那一头标志性的银丝
加上他长年坚守南门的身影
共同构成了师生们心中
那位亲切的“吹雪爷爷”
这亲昵的称呼背后
是日复一日的辛劳与守护
在学生们的描述中
华师傅严厉与慈爱并存
是校园安全“最严格的阀门”
却也是风雨中温暖的港湾
他的“严”令人安心
“他有一双‘雷达’般的眼睛
总能精准识别出企图蒙混出校的学生
面对调皮捣蛋的行为
他的批评也从不含糊”
一位老师回忆说
这份在教学楼外一丝不苟地守护
与课堂内的教诲同样重要
共同构筑了校园的安全
而他的“暖”
则细碎地流淌在每一个日常里
当退休教师李老师
写的一篇悼文在朋友圈“刷屏”时
一条条饱含深情的留言随之涌现
一位毕业生这样说道:
“我至今还记得
那年冬天打雪仗弄湿了鞋袜
是阿公悄悄拿去帮我烘干的
更记得元宵节那天
阿公拉着我去门卫吃的那碗热汤包”
另一个让人泪目的细节是
1998级的毕业生清晰记得
某次月考时学校电铃突发故障
是华师傅骑着自行车
绕着教学楼吹着哨子
为大家打铃
“没想到,这一幕已过去二十七年了”
这位毕业生感叹道
他不是教师
却深谙育人之道
他不是家人
却承载着无数学生的青春记忆
“一桩桩小事
如春雨滋润着每位师生的心田
护学生成才”
华师傅走了
但他守护的校园依旧书声琅琅
他种在无数学生心中
善良、责任与坚守的种子
在破土生长
华小谟,宁海中学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