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过这种视频吗?
河边主播一边抓鱼,一边卖“祖传风湿药”。还有“神经科医生”猛夸益生菌,底下直接挂链接……停!这些披着科普外衣的带货直播,您看清了吗?
为啥总有人打着科普旗号,违规卖药、乱导诊、散布伪科学信息?说白了,是流量和利益的驱动。可医疗科普不是儿戏,伪科学会带来健康风险,绝不能放任。
对此,相关部门已出手规范。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为医疗科普立“规矩”;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给医疗广告和健康科普划出界限。健康信息“防火墙”,正筑得越来越牢。
“减肥到底需不需要吃碳水”“如何自测没有脊柱侧弯”……这些话题,您是不是也常搜?现在越来越多人靠短视频学健康知识。那谁最适合做科普?当然是专业医生。上海将科普作品纳入医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甘肃把科普工作计入医务人员评先评优。这些举措,点燃了医生们的科普热情。
好的医疗科普,不仅要有质有量,更要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怎么破?一名医生说得好:“蹲下来,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比如最近很火的《回到三国当名医》,让观众边追剧边学中医知识,好玩又好记!脱口秀、舞台剧……形式越创新多样,知识越容易走进生活。
古人说:大医治未病。鼓励更多医生投身科普,凭真才实学、以真心实意,产出优质内容,有效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医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