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
李·坎普:西方报道西藏有“套路”
2025年09月29日15:04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陈佳莉
小号 中号 大号

2024年10月,李·坎普在西藏。(受访者供图)

李·坎普

美国脱口秀演员,以敢说真话、善用幽默戳破舆论假象著称,曾主持脱口秀节目《今夜编辑》,后开播网络节目《被严格审查的新闻》。在一次西藏之行后,将真实西藏见闻做成视频发布。

作为一个靠“耍嘴皮子”吃饭的脱口秀演员,李·坎普曾以为自己能“hold住”所有场面——直到他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僧人打篮球,跑两步就开始“灵魂出窍”,只能扶着篮球架喊:“等一下,我的肺好像在‘喷火’!”

2024年10月,李·坎普从老家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小镇出发,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旅程。出发前,他对西藏的了解仅停留在零星资料以及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没刻意去深挖更多细节。用他的话说,“提前剧透的旅程,就像没梗的脱口秀”。

西藏果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比想象中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比描述中更友善的当地民众、比传言中更多元包容的宗教文化,还有与僧人打球、穿“吉利服”寻找黑颈鹤的奇妙经历,每一幕都与西方媒体刻画的西藏截然不同。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不久前,李·坎普接受《环球人物》记者的采访,绘声绘色聊起这趟西藏行。他已经把在西藏的所见所闻做成视频发布,希望让更多带有偏见的西方人看到,他触摸到的西藏,远比那些捕风捉影的传言更生动,也更动人。

美国主流媒体的“眼中钉”

如果给美国脱口秀圈里“最敢说真话”的人排个名,李·坎普绝对位于前列。

这个留着标志性长发、说话像开了倍速的喜剧人,骨子里藏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专爱用段子当“手术刀”,剖开美国舆论场的“假面具”。

早年间,李·坎普还是在纽约跑开放麦说脱口秀的新人时,就和别的脱口秀演员不一样。别人聊家长里短,他偏盯着社会热点不放,把对时事的犀利观察糅进“包袱”,一开口就“爆梗”不断,没多久就因为“敢说”在圈里闯出名堂。后来登上脱口秀节目《每日秀》,他更是彻底放飞自我,就着争议话题连珠炮似地吐槽,有时让观众笑得直拍大腿,有时又把大家聊到沉默。

李·坎普主持脱口秀节目《今夜编辑》。(视频截图)

2014年,李·坎普在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美国频道开了档脱口秀节目《今夜编辑》,把演播厅变成了“拆谎现场”。他用反讽的腔调把美国主流媒体的双标、政府政策的漏洞扒得明明白白。节目就像一股清流,在一堆“岁月静好”的报道里杀出重围,不光收获了百万粉丝,连美国喜剧大师乔治·卡林的女儿都夸他:“把父亲的反讽火炬重新点燃了!”

可“拆谎”哪有那么容易?

因为吐槽美国应对新冠疫情不力、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再加上揭穿美国“制裁学”的猫腻,李·坎普成了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眼中钉”。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他所在的媒体频道被关停。《今夜编辑》几百期节目一夜之间被下架,李·坎普连工作都丢了。但他不是那么容易认怂的人,转头就在互联网上开了新节目《被严格审查的新闻》,照样天天“挑刺”,还撂下狠话:“就算只剩十几个观众,我也得把真话讲下去!”

在中国,李·坎普也圈了一波粉。在一次主题为“看错台本”的表演中,他先假装跟着美国媒体骂中国,“中国让50多万人因新冠疫情死亡,还不提供医保……哦抱歉,这是美国的数据!”紧接着又装模作样吐槽:“中国到处轰炸别国,搞得生灵涂炭,真是个‘异类’……哎呀,又念错了,这说的还是美国!”

这段反转表演,让中国网友直呼“太会了”。后来还有粉丝主动给李·坎普的视频加中文字幕,他干脆当起B站UP主。随着中国粉丝越来越多,李·坎普也迫切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这体验够吹一辈子!”

对李·坎普来说,踏上西藏的土地,至今想来都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出发前,他特意练习了能缓解高原反应的腹式呼吸,心里还暗暗祈祷:可别刚到就被高原反应劝退,那也太没面子了。好在这番准备工作没白费,比起同行的几位被高原反应折腾得蔫蔫的伙伴,他算是幸运儿,也因此有了更多精力体验真实的西藏。

站在这片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土地上,李·坎普发现,这里的文化和美国完全是两个“频道”。《环球人物》记者让他形容对西藏的印象,他嘴里蹦出了几乎所有跟美相关的形容词,但最后还是摇摇头,“再多形容词也道不尽那里的美!”

2024年10月,李·坎普(右)开启西藏之旅,和一位佛教徒成了好友。(受访者供图)

旅途里最颠覆李·坎普认知的,当数拜访西藏佛学院的经历。去之前,李·坎普总觉得僧人和尼姑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结果一进门就傻了眼——他们居然和普通人一样,熟练地刷着智能手机、用着电脑。他还和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佛教徒成了好友,听对方聊起佛教徒礼佛的日常,还有自己修行路上的故事,才发现“信仰”和“生活”原来能如此自然地交融。

更让李·坎普没想到的是,他还和学院里9位僧人凑了场5V5篮球赛。在那样的海拔高度,打篮球简直是场“肺功能大挑战”,才跑了没一会儿,李·坎普就感觉肺快要“炸”了。不过,和《环球人物》记者聊起当时的场景,他还是忍不住得意地说:“我估计我是全世界第一个在中国西藏和僧人打篮球的外国人,这体验够吹一辈子!”

让李·坎普暖心的是当地人的热情,他们个个像邻家朋友般亲切。李·坎普还体验了一把“伪装术”,穿上能把人藏进灌木丛的“吉利服”,在荒野和高山里蹲守,盼着能和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来场“偶遇”。这让他实打实地感受到,当地人把自然生态保护得有多好。

聊起西藏这些年的变化,李·坎普更是打开了话匣子。尤其是拉萨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让他惊掉了下巴:“那些建筑、配套设施,还有要花整整10分钟才能开车穿过的隧道,在美国都很少见,更别说建在过去被认为‘贫困’的西藏了!”

李·坎普还见过一些保留了原生态的村子,自然风光美得像画,村民日子安逸闲适。他发现,中国政府为大家准备了“选择题”:想守着老家的山水,就继续在那里过安稳日子;想体验现代化生活,就搬进配套齐全的安置村,怎么舒服怎么来。

一组数据让李·坎普印象深刻:40年前,西藏全区人均寿命还不到40岁,现在已经增加到70多岁了,和美国不少城市不相上下。

看着西藏实实在在的变化,李·坎普忍不住感慨:“这哪是‘变化’,简直是‘奇迹’!”

鼓励大家亲自去看

《环球人物》:为什么西方媒体对西藏有那么多误解?

李·坎普: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可能最大的误解,根源在于大家对西藏太不了解了。你要是问美国人西藏在哪儿、对西藏有什么概念,他们十有八九说不上来,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些人甚至把中国西藏和泰国一些地区搞混,就因为“西藏”和“泰国”这两个词在英语里发音有点像。说到底,这其实是“无知”造成的,甚至可以说是“刻意的无知”,毕竟没多少人会主动教美国人去了解其他国家的真实情况,想想这其实挺可悲。

第二个原因,跟美国媒体的刻意引导脱不了关系。他们总跟民众说,西藏是个“被中国政府毁掉的地方”,说那里没有宗教自由。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啊!西藏有好多信奉佛教的僧人、尼姑,还有不少清真寺,各种宗教都能在这里好好发展。但美国媒体就是要一直传播这些虚假信息,因为这么做对美国政府有好处。

《环球人物》:西方媒体在报道西藏时一般采用什么方式?

李·坎普:最近我在西方媒体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国浙江的报道,讲的是当地新建了一座大坝。可这些报道不聚焦大坝能给生产生活带来多少帮助,反倒一个劲儿盯着“修大坝要付出什么代价”。其实西方媒体报道西藏也是同样的路子,哪怕说西藏建了新的基础设施,也总要揪着“代价”不放。

往大了说,他们报道中国其他领域也是这套逻辑。比如会提中国在癌症治疗上有突破,却马上问“代价是什么”;说中国有世界顶尖的连锁品牌,也得补上一句“代价是什么”。这简直是他们的惯用宣传套路了——先提一嘴中国在现代化、先进技术上的进步,接着就暗示这些成就肯定是靠某种“惨痛牺牲”换来的。可你看,他们从来没问过:美国轰炸也门这种侵犯他国主权、破坏世界和平的行为,背后有什么代价?

《环球人物》:你把在西藏的见闻视频发在社交媒体网站后,西方网友对此怎么看?

李·坎普:大概90%的西方网友说,他们压根没去过西藏,也不太了解西藏。能了解西藏的渠道实在太少了,还好现在能通过我的视频,让他们看到真实的西藏。

剩下那10%的网友就不一样了,不管我视频里拍了什么、讲了什么,他们只愿意相信美国的报道和宣传。就算他们自己真去了西藏,恐怕也不会相信眼前看到的是真的。因为他们早就被困在那些舆论宣传里,不愿意去想其他可能性,只会闭着眼睛反驳:“那地方糟透了,都被中国毁了!”说实话,这种人谁都不喜欢,无视他们就行了。

2024年10月,李·坎普在西藏。(受访者供图)

《环球人物》:如何才能让外界更多了解真实的西藏?

李·坎普:要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西藏,首先肯定是鼓励大家亲自去那里,亲眼看看西藏到底是什么样的。不过这件事可能没那么容易,毕竟对很多人来说,西藏太远。所以,更实际的办法,就是让更多关于西藏的真实情况能传播出去,让大家多看到、多听到。


责任编辑:蔡晓慧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