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解码关中沃土 感知时代脉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破开雨幕,继续深入陕西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亲身走进这幅动态的水墨画中。
记者了解到,湿地公园与周围耕地比较相对下陷15米左右,富含盐、碱、硝等矿物质,遍地盐碱,不易耕作,但对野生动植物非常“友好”。目前,有野生动物黑鹳、大天鹅、灰鹤、红脚隼等57科159种;有植物芦苇、碱蓬、柽柳、枸杞等55科164种;湿地植被群落主要有芦苇沼泽群落、碱蓬群落、浮萍群落、茨藻群落、白茅群落等。
据大荔县湿地保护中心业务股长马林介绍,接下来将继续遵循“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保护方针,始终以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保护候鸟栖息地,扩大水源涵养为目标,让这片湿地持续焕发生机。
【广告】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旨在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