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他在献血时加入中华骨髓库;8年后,他躺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9月15日上午,来自南京南泰集团有限公司的90后青年党员李锦帆历时四个多小时,采集了29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远方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更难得的是李锦帆为A型RH阴性血,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熊猫血”,这份生命的火种更显弥足珍贵。
2025年9月2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其活动主题是“致敬希望英雄”,旨在倡导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动员活动,鼓励更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参与挽救血液病患者。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来临前夕,李锦帆的善举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英雄”的含义。
2017年2月25日,李锦帆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这份善意一等便是8年。最初得知自己配型成功时,他心里有过一丝意外,“有人说,非亲缘人群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堪比生命奇迹,我成了一名幸运的捐献者。”
采集室内,李锦帆的脸上始终带着平静而温暖的微笑。他的父母和玄武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静静守候在一旁,护士轻声询问着他的身体状况。在四小时的采集过程中,李锦帆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虽然身体有些僵硬,但他没有一句抱怨。“想到另一个生命正等待这份造血干细胞,我就觉得这些不适都是值得的。”他看着采集袋中逐渐增多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眼中充满希望。
记者了解到,此次捐献后,李锦帆成为玄武区第28位、南京市第242位、江苏省第168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锦帆坦言,这件事对自己来说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付出;但对那位正在无菌仓里苦苦等待的患者和他的家庭来说,这或许就是重启希望的“生命火种”。他告诉记者:“一想到我可以帮助他战胜病魔,能让一个生命重新绽放,能让一个家庭重拾欢笑,我就觉得特别值得。”
造血干细胞,李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