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内
跑快递“跑”进人民大会堂,他何以“感动”上万人?
2025年09月16日14:34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李佩蔺
小号 中号 大号

·今夏,唐建(右)受邀参加《天府工匠》节目录制,实现了“飞行梦”。

八月,盛夏,阳光穿透树荫,打在圆通速递西南管理区一幢幢米黄色的建筑前。这里邻近双流航空港,不时有货运客机轰鸣着掠过,投下巨大的阴影,却又很快被烈日晒化成斑驳的光斑。

唐建身着白色短袖衬衫,脚蹬一双旧皮鞋,虽已有些年头却透着精心打理的痕迹。闷热的午后,他拖着蹒跚的左腿 缓步而来,额头沁出汗珠,却在见到记者时漾开了笑意:“快请进。”

走进唐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一张张记录其人生节点的旧照片,在墙面铺展开来:

十年前,他初入快递行业,常把“感动服务”挂在嘴边;2019年深冬,他因《我要干快递》等自创歌曲意外走红,被亲切地称为“快递界的周杰伦”......如今,十年过去,他的故事,正为残障人士点亮更多可能。

就在一个多月前,唐建作为新就业群体代表,出席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谁能想到,一个残疾的‘山里娃’,有一天,能跑快递‘跑’上人民大会堂的红毯。”那天,他仰起头,眯着眼,久久地注视着穹顶的五星灯。

“自讨亏吃”的傻小伙儿

2017年1月的一个深夜,成都某火车站里,出现了一个显眼的身影。

快递小哥唐建背着12公斤重的仪器,深一脚浅一脚地,登上了23时59分从成都开往达州的火车。这趟“诚信之旅”,源于同事操作失误导致的包裹滞留。“答应了客户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那晚,唐建攥紧站票,在拥挤的车厢内站了3个多小时。

下车后,他辗转找到客户下榻的酒店。当对方得知眼前这个疲惫不堪的年轻人,为了一个包裹连夜赶来时,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小伙子,你是我这么多年遇到的最好的快递员,没有之一!”

·2017年1月,唐建背着仪器出发前与客户的沟通记录。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唐建,“这一趟来回,亏了200多元,但我收获了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唐建在搬运快递。(图源:四川新闻网)

自2015年开始干快递,这样“自讨亏吃”的事儿,时常在唐建身上发生。

有一次,一位贵州客户做手术,因出发匆忙,未带够住院费,邮寄卡又不能及时送到。唐建听说后,立即带着自己存有2万多元的银行卡赶到医院,不仅帮对方垫付了住院费,更将剩余的钱留下应急。

他还曾自掏腰包补偿丢失的包裹,甚至给客户借钱、买门票,只为“让对方感动”。有人说他傻,但他的心里却有一杆秤:“表面上我在吃亏,实际是在用真诚积累信任。”

四年的光阴,唐建每天穿梭在街巷间,风里来雨里去。日子久了,街坊们记住了这个“憨憨”的小伙,也在柴米油盐的相处中,体谅着他的不易。

·唐建在快递站忙碌着。(图源:红星新闻)

2019年,唐建和几个朋友合伙将“圆通速递锦江区四部站点”承包下来。下货、分件、装袋、派货、揽件,这是一个站点每天的工作日常。时间充裕时,他还会参与到每个环节中去。

也正是在那一年,快递行业“价格战”打响。合伙人撤资后,他独自背负80万元债务,却仍坚持亏本定制防摔包装,确保每一个快件能“稳稳”送达。

唐建回忆道:“那段时间,我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和我父亲一起熬夜送件。”他甚至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还清债务不剪头发、不回老家。

奔波的日子里,音乐成了唐建的调剂。他喜欢把工作中的思考与感受,改编成歌曲。“有时在路上骑着车,突然来了灵感,就用手机记录下来。就这样一直写,现在已经写了66首了。”唐建笑道,“小时候我哥喜欢音乐。受他影响,我听了很多港台歌曲,最喜欢的就是郭富城。”

“我要干快递,挣他一个亿......”2019年冬天,唐建借用《一言难尽》的旋律,创作了歌曲《我要干快递》。朗朗上口的歌词、对快递员生活酸甜苦辣的描写,让歌曲“一炮而红”。

其另一作品《绿色快递》因风格与周杰伦相似,他也被不少人打趣地称为“快递界周杰伦”。

·2019年年底走红后,唐建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从“快递圈”到社交平台,一首首歌曲背后的乐观态度,打动了众人,也让唐建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而凭借独到的“感动服务”,他也在短短1年间,让网点扭亏为盈。

如今,唐建的微信里有9000多名好友,其中近8000个都是他的客户。从陌生顾客到知心朋友,这份信任积累的背后,是他十年如一日“愣头青”式的付出。

唐建说,所谓“感动服务”,就是给客户提供超出期待的东西。而这份“感动服务”的初心。这份初心的萌发,源自他想回馈成长路上收获的善意。

“我一个人有‘家’,不如更多人有‘家’”

一路走来,唐建历经坎坷,但当他回望,浮现在眼前的总是些温暖的片段。

·承载着唐建童年记忆的背篓。

1986年,他出生在四川安岳的一户农家。一场高烧,导致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左腿肌肉逐渐萎缩。最严重时,他全身瘫痪,只能蜷在背篓里,看同龄人在田埂上奔跑。

儿时,尽管家境清苦,父母仍背着他四处求医。而因为唐建学习成绩优异,村上的邻居,纷纷请他给家中小孩补课,每次补完课回家,唐建的书包里,装的都是大人们给的鸡蛋。

有时碰上高高的台阶,路过的陌生人也总会搭把手,将他扶上去。正是这些细微的善意,如星火般,照亮了他敏感的内心。

·2015年,一名乘车路过的同事拍下了唐建摆摊时的照片。

大学毕业后,他受母校关照,留任行政老师。期间,他兼职摆起地摊,卖起了耳机、手机膜、公交卡、水果等小商品。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小摊生意格外红火,每次出摊时,总围满了络绎不绝的学生。他也因此攒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后来,他进入快递行业,又遇到了不少客户主动介绍大额订单。他把这份温暖默默记在心中,也让温暖流向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年,他设立了3处爱心驿站,帮助2000余位困难群体免费寄递快递超10万公斤。

他为网点里的聋哑朋友量身定制“温柔岗位”,安排其从事包裹存放工作,“既不用爬楼送件,还能把细致、耐心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自2024年担任“圆梦行动”四川地区负责人以来,他开出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让800余名残障伙伴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而他捐赠出的三十多万元善款,也化作了农村娃娃们的新书包、新棉鞋,温暖了一个个山沟沟里的冬天。

最动人的是,他用音乐搭桥,拉起草根乐队在社区义演。当聋哑快递员配合着,用手语比划出歌词,台下的居民们有的悄悄抹眼泪,有的自发跟着打拍子,说这是第一次真正“听见”他们的故事。

直到去年8月,唐建做出了一个让多数人不解的决定:在和妻子商量之后,他拿出积攒多年的买房首付,在锦江区残联、东湖街道办事处、石牛堰社区等多方力量的帮助下,建起“福蓉居”爱心食堂。

“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进店,15元管饱!”食堂的玻璃门上,贴着两张红海报,其中一张写着:“如果你在成都没有收入,找工作遇到了困难,只需进店告诉工作人员,来一份A套餐,吃完了直接就走,不用客气。只希望以后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将爱传递下去。”

·2024年,唐建拿出买房首付款,建起“福蓉居”爱心食堂。(图源:红星新闻)

唐建说,他想让城市里奔波的人,找到家的味道:“我一个人有‘家’,不如更多人有‘家’。”未来,他还有个心愿:买块地盖栋5层小楼,集快递周转、办公、餐饮娱乐于一体,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快递员都能有一间宿舍,把家人接到身边。

杜甫当年“大庇天下寒士”的梦想,在快递车穿行的街巷里,正生长出新的模样。

触碰到儿时仰望的云层

这些年,唐建开始被更多人“看见”。

当“全国邮政行业劳动模范”“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等荣誉纷至沓来,当第一次迈进人民大会堂,他终于在时代的“聚光灯”下,活成了自己渴望的模样。

·2023年,唐建当选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谈及这些“高光时刻”,唐建心怀感激:“我能走上更大、更宽广的舞台,每一步都深深烙印着双流区政府的支持、托举。”

他的记忆被拉回到2023年,那一年,他的个人工作室——成都市首个快递小哥工作室在双流落地生根,“这像一颗温暖的火种,让更多人看到了政府对新就业群体的重视和关怀。”

“这些年,双流区工会、残联等部门的暖心举措,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政府与人才紧紧相连,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有了更多干事创业的信心、底气。”他不禁感慨。

如今,唐建的头衔也越来越多: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双流区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书记、四川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这些身份,也成了他服务社会的一个个支点。

在双流区委、区政府的牵头支持下,他组建起“东升街道骑手联盟”,带领600余名快递员参与社区治理,“我们想让大家看到,快递员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配送物品。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社区治理的‘移动哨兵’,我们还能在更多‘被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去年的四川省两会上,唐建带着“老旧小区助残公益驿站”的提案走进会场,“这既能降低快递入库费用,还能解决部分残疾人及家人的就业问题,提升家庭收入。今年,他又建议增设更多的社区食堂,让新就业群体以实惠价格享受到可口的饭菜。

当服务他人的半径不断延伸,唐建也遇见了不少同频者。

·今年7月,唐建(右二)受邀到阿坝州马尔康市进行事迹宣讲。

今年7月,他受邀到阿坝州马尔康市进行宣讲。那天,他与三位汶川地震的幸存者——“无腿蛙王”代国宏、海归创业者李安强、“钢腿女孩”牛钰,在星空下畅聊,一同探讨如何为残障群体,拓展职业可能。

而令唐建最激动的体验,解锁于今年夏天。在《天府工匠》节目录制现场,他戴上飞行头盔,坐进副驾驶位。当飞机颠簸而起,这个曾经拄着木棍求学的少年,终于触碰到儿时仰望的云层。

·今夏,唐建(右一,驾驶舱内)受邀参加《天府工匠》节目录制,实现了“飞行梦”。

这也像极了他的人生:用摇摇晃晃的脚步,丈量出人生新的高度,而那些曾遥不可及的梦想,正随着每一次努力,变得清晰可触。他像一束光,既照亮了他人,也照亮了自己前行的路。

此刻,唐建的书桌上铺展着新的旋律:“阳光总照常升起,穿好工装准备为新的机遇时刻拼尽全力......新就业群体,真的了不起,我们运用无人车和无人飞机,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百米,特色农产品,飞往世界各地。”这首名为《新就业群体》的歌,也将在不久后随着歌声飞向更辽阔的天地。(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唐建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