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际
石破茂辞职后,日本再陷换相困局
2025年09月12日10:42 来源:新京报 作者:朱月红
小号 中号 大号

上任不到一年,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辞职。石破茂于去年9月当选自民党总裁,原定任期至2027年9月结束。然而,9月7日他在首相官邸举行紧急记者会,宣布决定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由于自民党当前是执政党,按惯例,其总裁通常出任日本首相。因此,石破茂辞去自民党总裁也意味着他辞任首相一职。

当地时间9月9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管理委员会宣布,将重新选举该党总裁,定于9月22日发布公告,10月4日进行投计票。在自民党选出新总裁后,还需经过国会首相指名选举,新总裁才可出任日本新一任首相。由此,外界预计日本选出新一任首相仍需约一个月时间。

分析认为,新一任首相的当选可能会是各方妥协制衡的结果。无论最终谁上台,都将面临不少难题,包括日本物价上涨和日美关税贸易谈判问题等,日本的政治乱局在短期内恐怕难以终结。

首相选举可能再次出现

“多人混战”局面

“随着石破茂辞职,自民党总裁之争再次开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姚泽宇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可能再次出现与去年类似的“多人混战”局面。2024年,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宣布不再参选后,共有9人角逐自民党总裁职位,创下历届参选人数之最。

据姚泽宇观察,目前已有多名潜在候选人。其中,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和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被视为胜算较大的两位。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小泉进次郎出身政治世家,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次子。他于2009年作为自民党候选人当选众议院议员,曾担任环境大臣。

姚泽宇说,两人被看好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党内支持率高。从去年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情况看,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在首轮投票中的得票数跻身前三位,从中能够看出他们在党内拥有较为稳固的支持基础;其次,他们也有相当的民意支持。日本各大媒体的民调数据也显示,他们是日本民众心目中的热门人选。如果考虑到当下自民党在国会中的劣势地位,为争取更多民意支持,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提升胜算,自民党在推举总裁时会将民间舆论作为重要的参考项之一。其中,小泉进次郎在近期应对日本大米危机时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定程度提升了他的政治形象。

然而,两人也各有短板。高市早苗的右翼言论和意识形态观点在自民党内引发部分议员质疑。同时,她表现得过于强硬,自民党有声音担心她是否具备协调各方关系、团结自民党内外的能力。小泉进次郎的短板则被指在关键岗位上的历练不足,执政能力遭到质疑。此外,也有人认为他的公众形象过于浮华,可能难以承担起领导国家的重任。

除上述两人外,还有三位竞争力较强的潜在人选,分别是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和自民党前干事长茂木敏充。这三人都比较符合传统意义上稳健政治家的形象。林芳正和茂木敏充虽政治资历深厚,但民意方面相对而言没有那么突出。相较而言,小林鹰之比较年轻,具有右翼保守色彩。他们的表现有待观察。

“总而言之,形势瞬息万变,仍需进一步观察他们是否会参选,又会提出怎样的政策主张。”姚泽宇说。

自民党新任总裁选出后,新总裁在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均胜出后,将当选新任日本首相。在首相指名选举这一关,如果在野党联合起来推选非自民党候选人,可能打破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局面。

在姚泽宇看来,这个可能性相对较低。一方面,在野党目前处于分裂状态,基本的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方面都存在明显分歧,这就决定了在野党不具备联合起来推出一个非自民党候选人的基础。另一方面,自民党也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可能无法继续执政的危机,因此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会竭力拉拢部分在野党,通过在政策主张上予以妥协让步,以求平稳渡过这次首相指名选举的难关。

难题依旧

本届自民党总裁选举将采取“党员参与型”方式投票。根据选举规则,295名自民党籍国会议员每人1票,地方议员、普通党员和“党友”即注册支持者的投票折合为295票,合计590票,得票过半者当选总裁。

根据自民党相关规定,党总裁在任期内辞职的情况下,通常以“简化型”方式投票选举新总裁,即省略党员和党友投票环节,仅由该党国会议员和全国47个都道府县的代表投票。本届党总裁选举本应采取“简化型”方式,但考虑到自民党眼下人气低迷,该党最终决定采取“党员参与型”,以更广泛听取意见。

有分析指出,采取“党员参与型”的方式投票将延缓选出日本新首相的进程,其原因在于议员票与党员票的统计需耗费较长时间,涉及投票人资格确认、选票邮寄回收等程序。新总裁还须通过国会首相指名选举,方能正式出任首相。而执政的自民党在国会中处于少数派地位,在野党的动向值得关注,若各方协调进展缓慢,新首相的就任时间可能进一步推迟。

在姚泽宇看来,目前日本政局像是一个“烫手山芋”,无论谁最终出任新一任首相,都将面临不少难题。

物价高涨是首要挑战。当前,物价飙升已成为日本民众最直接的压力,如果新首相无法提出有效对策,打破“物价涨幅高于薪资涨幅”的恶性循环,恐将进一步引发社会不满。

振兴地方经济也是一大考验。日本长期存在地区发展失衡问题,大量人口和资源流向东京、大阪等大都市,长此以往,将拖累日本整体发展。

财政统建同样迫在眉睫。日本国债规模已达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以上,少子化与老龄化不断推高社会保障开支,财政收缩空间有限。新政府需在维持经济增长与推进财政健全化之间取得艰难平衡。

此外,外国劳动力政策的顺利推进亦至关重要。在日本,引进外国劳工已成为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刚需,但右翼民粹势力借机煽动排外情绪,社会上也存在“外劳挤占福利、影响治安”的担忧。新首相需谨慎处理,避免政策推进与社会稳定发生冲突。

外交方面主要体现在日本频繁换相会削弱日本外交的连续性,对日本的对外形象造成一定的冲击。

对于日本而言,对美外交是主要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在9月7日被问及日本首相辞职时,先是表示“完全不知情”,当晚又称“感到惊讶”,显得如日本舆论所指——“并不关心”。下一任首相如何与特朗普建立信任关系、消除隔阂,将成为重要课题。此外,日美之间的老问题依然待解,包括美国要求日本增加防卫费、分摊驻日美军经费,以及关税谈判等。

日本再现“走马灯”换相?

随着石破茂下台,日本将迎来五年内的第四位首相。

2020年,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菅义伟在前首相安倍晋三因健康问题突然辞职后接任首相一职。然而,菅义伟在位仅一年,便因民调暴跌而辞职,随后岸田文雄在2021年接任。岸田文雄的任期也未能持久,不断飙升的生活成本,以及自民党被曝出包括“黑金”在内的多个丑闻后,岸田文雄本人及其内阁的支持率急剧下滑。2024年,石破茂接任首相一职,也因执政艰难而辞职。

在今年7月举行的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失去了过半数议席。加上去年10月众议院选举中,自公执政联盟的表现同样不佳,失去绝对多数优势。由此,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自民党在参议院失守后,自民党内要求石破茂辞职的声浪越来越大。

石破茂起初拒绝辞职,多次表明留任意向,称他需要推进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但在9月7日,他突然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至于原因,石破茂除了说日美关税问题告一段落、愿为此前选举失利负责之外,他更强调“希望避免党内分裂”。

姚泽宇指出,石破茂主要以“希望避免党内分裂”为由辞职,但此举恐怕难以真正缓和自民党内矛盾、实现团结。更可能的情况是,自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不会因石破茂下台而停止,反而愈演愈烈。根本问题在于,自前首相安倍晋三去世后,自民党始终未能推出一个具备强势领导力的人物来掌控局面。石破茂去年当选本就是各方势力妥协制衡的产物,而非凭借压倒性支持。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权力交接也将重演相互妥协制衡的局面。

事实上,日本首相频繁更替并非近五年独有的现象,而是其政局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近5年的“走马灯”换相,更像是历史模式的重演。再往前回溯,自2006年小泉纯一郎卸任后,日本政坛开始以“一年一相”的频率更换首相,先是自民党的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2009年民主党上台后也是一年一换,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野田佳彦,直到2012年自民党重新夺回政权,安倍再次出山,从2012年到2020年,共约8年,这期间他创下了日本首相连续在位时间最长的纪录。然而,在“后安倍时代”,日本再度陷入频繁换相的老问题。

“在后安倍时代,日本政局一直难以跳脱出频繁换相与权力制衡的循环。未来不排除再度出现外界所说的‘一年一相’局面,日本的政治乱局在短期内恐怕难以终结。”姚泽宇说。


责任编辑:邱小宸
关键词:

石破茂,日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