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长三角>>安徽
程国富:在阳台种下“苦株树”
2025年09月10日10:45 来源:中新皖事
小号 中号 大号
原标题:【我和休宁的故事·第二季】程国富:在阳台种下“苦株树”

在休宁县五城镇阳台谷,晨雾还未散尽,程国富已沿着青石步道走了半程。

山泉水在脚边叮咚作响,他停下脚步,指尖拂过千年苦槠树粗糙的纹路。这棵树,是他给民宿取名“苦株树故事”的缘由,也是他人生下半场的见证者。

从建筑商人到徽菜馆老板,再到如今的高端康养民宿带头人,程国富在这片山谷里,不仅治愈了自己的身体,更唤醒了一座古村落的生机。

藏在阳台谷的“苦株树故事”民宿。休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拼命”到“放下”

“45岁那年,我以为自己什么都有了,却差点丢了命。”回忆起十年前的日子,程国富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后怕。

彼时的他,是黄山市小有名气的建筑商,手头上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应酬从中午排到深夜。妻子常说,“一年到头,在家吃不了五顿饭”。

事业顺风顺水的背后,是身体发出的警报:血脂、血栓、尿酸全飙到临界点,医生警告他“再这么拼,就要出大事”。

那是他人生中最暗淡的一段时光。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沉思了三天,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突然想通了:“人这一辈子,不是赚多少才算成功,能好好活着、活出滋味,才重要。”

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盘掉经营多年的徽菜馆,推掉所有应酬,跟着同学走向户外。

第一次踏上徽州古道时,程国富还是个“门外汉”。背着装满糕点和水果的背包,拄着拐杖,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

可当他在古道上坐下,山风吹走满身大汗,看着远处的炊烟袅袅,突然有了一种“找回自己”的感觉:“跟驴友在一起,没有利益牵扯,不用想合同、不用算成本,那种轻松,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

户外走了两三年,程国富的身体渐渐好转,可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他想起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去亲戚家拜年,那个坐落在小岛上的村庄,小溪边有人洗衣,桃花开得正好,炊烟在屋顶缠绕。

“当时我就想,以后要是能住在这里就好了。”这个埋藏在程国富心底几十年的梦想,在一次次走古道的途中,愈发清晰。

2018年,程国富和驴友徒步五龙山,偶然闯入了阳台谷。彼时的阳台谷,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通着十余座闲置的徽派瓦房。村民大多搬去了城里,只有几户老人留守。

可当他看到山溪环绕、古树参天的景象,他决定要在一处生态优良的地方建一座民宿:既能安放自己的晚年,也能让更多人感受这份宁静。

程国富与年轻人交流民宿未来创意。叶智成 摄

十年寻一谷

决定建民宿后,程国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动工,而是“找地方”。他花了整整十年,跑遍了全国各地,最终筛选出10个候选点,其中4个在黄山市。

“我不是在盲目找,而是像做建筑项目一样,列了‘硬指标’。”程国富拿出当年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数据:“必须有水、空气要好、离市区不能太远,还要有古村、古树——这些都是康养民宿的根基。”

他给每个点都做了“四季档案”:春天去看花开,夏天测气温,秋天记录当地农作物成熟时间,冬天观察是否易积雪。综合优选,确定置业休宁县阳台谷。

“阳台谷的水,是我最满意的。”程国富特意找了做水质检测的朋友来取样,结果出来时,他拿着报告笑了:“这是真正的山泉水!”

更让他心动的是,这里有闲置的徽派老屋,还有几棵百年以上的古树,“村民搬出去后,这里很安静,没有闲杂人,正好适合做康养。”

确定选址后,程国富的“较真劲儿”又上来了。他没有直接推倒老屋重建,而是请了当地的老工匠,按照徽派建筑的工艺,一点点修复。

“你看这门楼,光是找材料、请工匠,就花了几十万。”他指着民宿大门上的木雕,眼里满是骄傲,“徽州的好东西不能丢。民宿要是没了文化味,跟酒店有什么区别?”

最让他难忘的,是前两年的某个夏天。当时民宿正赶工,村里的老人看到了,主动带着锄头来帮忙。“程老板,你是来帮我们村子的,我们也帮你!”老人们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吭声。

那天,程国富看着老人们对自己民宿事业的“奋不顾身”,心里也热烘烘的:“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这里不是我的‘私人领地’,而是大家的家。”

在民宿附近的山间品茗赏景。休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村,活了

走进“苦株树故事”民宿,每个房间的门牌都很特别:“古林”“小贺”“长干”……这些都是五城镇各个村庄的名字。

“我要让客人住进来,不仅能享受山水,还能听到徽州的故事。”程国富说,每个房间里,他都放了一本小册子,记录着对应村落的典故:比如“长干村”曾出过清代的秀才,“古林村”保留着百年的水车。

民宿大堂的墙上,挂着一副对联:“若不撇开终为苦,各能捺住即成名”。这是程国富早年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也是他给民宿取名“苦株树”的深意。

“‘苦槠树’的‘槠’,我改成了‘株’,一是因为这里有棵千年苦槠树,二是想告诉自己,做民宿就像种小树,要耐得住苦,才能慢慢长大。”

他还在民宿里开辟了一个“徽州文化角”,摆着苦槠做的豆腐模具、老徽州的造纸工具,还有他收集的老照片。

“以前村里的老人,用苦槠子做豆腐、用苦槠树皮造纸,这些手艺不能断。”程国富经常邀请村里的老人来给客人演示苦竹豆腐的做法、讲古村落的故事。

去年春天,他还发掘了山谷里的百亩野生杜鹃花,花了几千块钱修了步道,没想到今年春天,来了几百个游客。“上海、杭州的客人,拿着相机拍杜鹃,还买了村里的豆腐干、米酒,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的阳台谷,早已不似以往的清苦。

在程国富的带动下,7家精品民宿相继开了起来。村里的饭店多了,茶叶等土特产再也不愁卖,村民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程老板来了之后,我们村活了。”一些村民现在在程国富的民宿里帮忙打理花园,每个月有3000块钱收入,“以前觉得日子没盼头,现在每天都乐呵呵的”。

“苦株树故事”民宿取名楹联处。叶智成 摄

身心两安

每天清晨,程国富都会绕着民宿走一圈,看看花花草草,跟客人聊聊天。

有位上海来的客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常常失眠,住了半个月后,告诉程国富“现在能睡整觉了”。还有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孩子来,孩子跟着程国富走古道、听故事,深度感受到了生态和文化的魅力。

“这些事,比赚多少钱都让我开心。”程国富说,他做康养民宿,不是为了“高大上”,而是想给人们一个“慢下来”的地方。

今年,程国富又有了新计划。他在隔壁村租了6栋老屋,准备打造成“国学康养区”,邀请老师来讲国学、教太极,还会设置中医理疗室。

“休宁是状元故里,五城出过三个状元,养生文化也很深厚,我想把这些融合起来,让客人在这里不仅能放松身体,还能滋养心灵。”

曲径通幽处方见“苦株树故事”。叶智成 摄

站在千年苦槠树下,程国富望着远处的五龙山,眼里满是期待:

“我还有很多事想做:比如到六十岁时写一本书,把五城每个村的故事记下来,将徽州文化更好传承下去。再比如向政府建议把徽州天路、古村落串联起来,做成特色旅游线路。”

他摸了摸树干,就像摸着一位老朋友:“这棵树活了一千年,我希望‘苦株树故事’能像它一样,扎根在这里,给更多人带去温暖和希望。”

夕阳西下,阳台谷的炊烟又升起来了。程国富沿着步道往回走,脚步轻快。

山谷里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他的康养梦,飘向更远的地方。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程国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