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深入探索艺术教育改革创新,聚焦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地域文化植入浅表化、教学模式单一化和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化等问题,系统整合舞蹈、音乐、美术等五个艺术学院资源,构建起蜀地文化浸润艺术专业实践的“三维赋能”育人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该校通过“蜀韵双翼”“蜀韵双柱”“蜀韵双创”三维培养体系:以作品创作深挖文化内涵,以课程创新搭建理论实践平台,以产学创业拓宽实践路径,实现文化传承、技艺提升与创新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这一模式注重“浸润”教育,通过环境熏陶、实践体验和精神内化,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地域文化精髓,夯实文化自信。
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艺术教育成果丰硕,该模式实践以来成效显著。学生累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417项。原创舞蹈作品专场“心有所蜀”入选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艺术院校展演活动;学校获国家艺术基金19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9项,国家级一流专业7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项、教育部教改项目18项;“蜀风蜀韵”原创文艺展演受教育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托,代表国家赴海外巡演40余场,有效推动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蜀风蜀韵》剧照
毕业生质量持续获得社会认可。一批批毕业生成为川渝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骨干,多家用人单位反馈,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与实践能力突出,能够将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结合。目前,已有16所大中小学与该校共建艺术实践基地,形成人才培养与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