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桂龙,用“结构”解码生命奥秘
2025年09月02日16:12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小号 中号 大号

深圳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医科院)坐落在深圳市光明区。这里远离闹市,环境清幽,周围只有几所高校和农场,是个做科研的好地方。

2023年,桂龙正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做博士后。看到医科院成立的新闻后,他格外关注这所机构,也曾数次与朋友讨论自己的研究方向与职业规划。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他向医科院投递了简历。

“面试后,我曾与医科院院长颜宁老师深入沟通过。我的研究方向是结构生物学,这也是医科院要重点突破的一个方向。颜老师对我说,我们不仅要做到全国最好,还要努力引领世界,我对此感到非常振奋。”桂龙说,这番话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

2024年初,桂龙正式加入医科院,踏上归国科研之路。很快,他便组建起自己的研究团队。“如果在国外,像我这样刚刚起步的年轻研究员,团队规模往往只有四五个人。而现在,我的团队已经汇聚了十几位优秀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很有想法,也非常投入。”从团队建设到课题研究,一切都在快而有序地进行,这也让他更加确信当初回国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病原体相关的研究。“病原体是能够引起宿主(人或动物)发病的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目前对于病原体的研究往往集中在病毒上,就像大家熟知的新冠病毒。但其实,寄生虫对于人体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桂龙说。

以弓形虫为例,这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寄生虫。它的终极宿主是猫科动物,不过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它已经具备了感染几乎所有恒温动物的能力。“在中国,弓形虫的感染率在10%左右。”桂龙介绍道,“正常人感染后的症状大多是发烧、头痛等,一般都比较轻微。不过,如果患者怀孕或是免疫力低下,就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情况严重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

桂龙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寄生虫。它们是如何入侵细胞的?进入细胞后如何隐藏自己,避免被宿主的免疫系统发现?在细胞内如何进行复制?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寻找答案。

“目前,我们也确实发现了寄生虫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结构。弓形虫有一类特殊的细胞器叫顶端复合体,可以理解为像‘钻头’一样的东西,这是他们入侵宿主细胞的‘秘密武器’。”有了这样的发现,就可以设计相关药物专门攻击这些独特的结构,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在博士后期间,桂龙曾对罕见病纤毛病有所研究。纤毛是一种细胞器,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较长突起。人体绝大部分的正常细胞都有一根或多根纤毛,当纤毛出现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时,就会导致纤毛病。

“我之前只关注纤毛结构,做一些简单的研究。后来有一次跟颜老师聊天,她很直白地跟我说:‘你做的东西太循规蹈矩了。在医学院,要大胆、要独树一帜不走寻常路。’”桂龙笑道。在颜宁的建议下,他开始走进临床,认真了解纤毛病患者的特征。“很多纤毛病患者的呼吸道有问题,肾脏也有问题,所以我在做研究时会更关注与生理和病理相关的问题。”

目前,桂龙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结构”两个字。结构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一门学科,所谓生物大分子就是人体内的蛋白质、DNA等。结构决定功能,一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发生异常,就会影响其功能,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

“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能解析细胞内所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真正了解它们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工作方式。”桂龙说。


责任编辑:李佩蔺
关键词:

桂龙,深圳医学科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