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2025年08月08日16:28 来源:新华社 作者:田光雨 陈地 刘旸
小号 中号 大号

8日,成都世运会首枚金牌在徒步定向男子中距离比赛中诞生,瑞士选手里卡尔多·兰坎摘得桂冠。

比赛中,一位位参赛选手穿梭于乡村田野,手拿“试卷”,若有所思,仿佛在参加一场奔跑中的“考试”。这场被称为徒步定向的“考试”到底考什么?

徒步定向起源于一百多年前瑞典童子军在森林中进行的“寻宝游戏”,20世纪初逐渐在北欧演变成一项体育运动,并在80年代传入我国。

今天的徒步定向运动仍保留着“寻宝”色彩。运动员们凭一张地图和指北针,在一片广阔场地按顺序寻找“宝藏点”(即“检查点”),用手中的电子计时卡获取“宝藏”,最快冲过终点者获胜。

作为一项跑步赛事,徒步定向没有赛道,两个检查点之间的路线完全由选手自行选择。比赛中,选手们经常不会选择最近的直线,而是选最好跑、最省时间的路线,比如绕开难爬的坡、避开难走的灌木丛等。在徒步定向这场考试中,两点之间的路线选择就是一道道考题。

既是考试,试卷保密就尤为重要。徒步定向赛场堪称本届世运会最神秘的场地,对运动员和媒体保持封闭至比赛当日才开放。观众则需在比赛日到指定地点集合后乘坐组委会车辆前往赛场。而“考卷”——地图,直到比赛开始才会交到运动员手中。比赛期间选手间隔出发、不能使用通信设备的规定,让比赛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闭卷考”。

当日比赛中,来自瑞士的两位选手包揽男、女冠军,显示出瑞士在该项目的强大实力。欧洲定向运动开展时间长,地形地貌适合,在定向普及和竞技水平均处于领先地位,某些北欧国家甚至可以达到全民参与的程度。

中国队选手方面,男选手唐建达、刘晓明分列第18、23位,女选手罗琼、郝双燕分列第17、22位。虽然与欧美选手存在实力差距,但他们顽强拼搏的风采赢得了赞誉。

开展该项目40多年来,我国参与徒步定向的人数不断增加,现已建立起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各省市定向锦标赛等各级赛事体系。这一集趣味性和运动性于一体的项目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定向运动的参与者中,12岁到25岁的人群占70%,开展定向运动教学、训练的学校约有580所,超10万学生参与。

2025年是中国定向运动的突破之年,除了在成都世运会亮相,定向项目还首次进入全运会群众赛事。由唐建达领衔的广东队在今年5月摘得男子定向接力赛冠军,这也是十五运会群众赛事首金。

完成自己在世运会上的首场比赛后,唐建达说:“(跟全运会相比)世运会肯定是不一样的舞台了,这是向外国运动员展示我们中国定向选手风采的机会,无论输赢,要让他们看到,我们在努力,我们在奋斗。”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