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1942年-1943年·山西忻州·许光达
反“蚕食”斗争,把敌人“挤"出去
2025年07月29日10:45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刘松弢
小号 中号 大号

许光达(1908年—1969年) 湖南长沙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我军装甲兵的主要创建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全民族抗战期间,他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

1942年,抗日根据地进入极为艰苦的阶段。1938年从苏联回国后,一直在延安从事军事教育、军事理论研究以及情报工作的许光达,迫切渴望到抗日前线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去工作,并正式向中央提出了申请。时任晋绥联防军司令员的贺龙对他说:“那好,你归队,到我们晋绥军区来。把你这些年灌的墨水,在抗日前线好好地倒一倒!”1942年春,中央任命许光达为晋绥军区二分区司令员兼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前往条件艰苦、对敌斗争激烈的晋西北开展工作。

抗战时期的许光达。

作为陕甘宁边区屏障的晋绥军区,统一领导晋西北和绥远地区的军事工作。地处晋西北的二分区辖6个县:保德、河曲、偏关、五寨、神池、岢岚,其中神池、五寨、岢岚、偏关等县城被敌人占领。当时,这一带的条件极为艰苦,当地民谣称:“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收苦菜。”

许光达如何破局?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二分区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晋绥军区阻敌西进、保卫延安的前哨基地。西临黄河,与陕甘宁边区隔河相望,东面是晋察冀边区,是该地通往陕甘宁边区的咽喉要道。附近还有一条被日军控制、纵贯山西的同蒲铁路,日伪军对二分区的“扫荡”“蚕食”尤为残酷。敌人以大据点为中心,呈蛛网状在外围辐射出很多小据点,敌我双方犬牙交错。这种情况,直接造成二分区部队组织反“扫荡”时,几乎没有回旋空间,而且随时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同时,国民党22军86师高致国团驻扎在陕西府谷,与保德县隔黄河相望。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形势图。

1942年5月初,许光达与妻子邹靖华带着年幼的女儿到达山西兴县120师师部。在师部,许光达与二分区原司令员彭绍辉见面,详细了解二分区的部队组织结构、战斗能力和干部情况。二分区成立于1940年冬天,目前下辖714团、36团、9团等部队,下属各县均有1个百余人的游击大队。15日,许光达到达二分区司令部所在地保德县。

许光达和妻子、孩子在延安。

还没完全安顿好,许光达即马不停蹄开始调研。初步掌握二分区的具体情况后,他归纳出当前工作的四项重点:一是派出得力干部深入敌后开展反“蚕食”斗争;二是加强对河西国民党军的统战工作,免除后顾之忧;三是发展分区经济;四是开展大练兵运动,迅速提高部队战斗力。

许光达提出,一切都要争取主动,坚持以攻为守的斗争原则,不能被动地等着敌人上门,要发挥游击战争的优势,主动找上门去,闹得鬼子不得安生,以实现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最终目的。

许光达意识到二分区后方存在潜在威胁。不搞好黄河对岸国民党军的统战工作,一旦他们趁日军“扫荡”之机蠢蠢欲动,二分区将面临腹背受敌的风险。据《彭绍辉日记》记载,许光达到达保德仅两个星期,即于1942年5月29日亲赴府谷拜访高致国。许光达对高致国晓以民族大义,强调身为炎黄子孙,不论政治见解如何,民族危亡之际,都应枪口一致对外,担负守土之责,“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并热情邀请高致国到根据地参观我军的生产和训练情况。

高致国看到二分区秩序井然,军民抗日热情高涨,极为钦佩。经过深入细致的统战工作,高致国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有所了解,两军的关系日益密切。高致国部隔河放黑枪、过河闹事等骚扰现象几乎绝迹。

高致国部并非国民党嫡系,其后勤补给,特别是粮食经常出现短缺。高致国提出向二分区买粮,遭到根据地部分干部战士的反对。许光达认为卖粮食给高部,有三大好处:首先,可以让他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加强统战工作;其次,避免其投向日伪的可能;第三,以卖粮为契机,加强黄河两岸贸易往来,争取其向我军提供弹药、药品,打破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思想得到统一后,高致国团不仅从二分区买到粮食,解了燃眉之急,还与根据地签订了一致抗日、防止摩擦、打击汉奸卖国贼、扩大双方贸易等八项协议。统一战线的巩固,为二分区的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个“挤”字妙不可言

由于日伪军疯狂地进行“扫荡”“治安强化运动”和“蚕食”,采取了“特别野蛮和狠毒的进攻办法”,华北抗日根据地处于严重退缩局面。仅1942年春,华北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了1/6,人口减少了1/3。

1942年10月底,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副书记林枫,指出:晋西北只有70万至100万人口,应“商讨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向敌人挤地盘的具体方案(即具体的积极的全面的反‘蚕食’斗争)。必须振奋军心民心,向敌取积极政策,否则地区再缩小前途甚坏。”

晋绥军区八路军沿黄河向晋北、绥东挺进。

由此,晋绥军民开展了一场把敌人“挤出去”的运动。许光达对二分区的干部战士说:“毛主席在这里不是提把敌人‘赶’出去,也不是说‘打’出去,而是‘挤’出去!这个‘挤’字妙不可言,里面大有文章。”“挤”既是对敌斗争的方针,也是对敌斗争的方法,不仅要靠军队,更要发动群众。要在军事上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坚决打击敌人,粉碎敌人的“扫荡”,通过各种途径,把敌人挤到交通干线上去,挤到据点里,并最终一个一个地拔掉这些据点。

经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二分区正式提出将敌人“挤”出去的四项方案:一是,想尽办法给日伪军制造困难,将其孤立、包围在据点中,逼其逐渐退出根据地;二是伺机乘虚攻占敌据点;三是策反伪军,鼓励其反正;四是待形势于我有利、条件允许时,集中兵力攻占敌据点。

把敌人“挤”出根据地,打头阵的非武工队莫属。武工队全称“武装工作队”,因其活动区域主要在敌后,又称“敌后武工队”,一般三五十人为一队,他们长年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与其周旋,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二分区原有的武工队虽然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力量尚显不足。许光达决定从主力部队抽调一批精兵强将组成武工队,特别要求队长、政委人选必须由军政双优的营以上干部出任。

“扫荡”二分区的日本“功勋支队”清水支队,气焰十分嚣张。武工队袭击其辎重队,把日军抢来的粮食等全都还给了八路军,日军补给顿成困难,“扫荡”也就无从谈起。日军自顾不暇,地方傀儡政权组织维持会也就没了依靠。许光达抓住这个机会,命令武工队联合行动,十几天工夫就捣毁了37个伪政权。

神池县伪县长张芝纲到五寨县走马上任,武工队得知消息后沿途设伏,活捉了张芝纲。在宣传党的政策后,张芝纲表示洗心革面。许光达还让他写一篇揭露日军罪行的文章,再给亲友和伪政权里的同事写一封公开信,劝他们改邪归正。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后,在日伪人员中引起极大反响。有的县伪军队长主动与二分区建立联系,经过反复接触,最后率部起义。

对于日军固守的据点,许光达采取智取策略。神池县的八角堡是敌人的一个中心据点,我军从正面试探性地进行了几次攻击,均未成功。许光达命令武工队从八角堡对面的山上大摇大摆地走下来,日军中队长得到消息,马上率队悄悄尾随武工队。走了一阵,天渐渐黑了下来,武工队进入一个村庄。日军中队长以为武工队要在此歇脚,决定采取“夜间包围,拂晓进攻”战术,把村子包围了。可事实上武工队早已从村子另一头出去了,赶到敌人逃回八角堡的路上设伏。

日军以为会捡个大便宜,结果天刚破晓,就听到八角堡方向传来枪声,日军这才意识到被调虎离山,赶紧往回跑,不一会儿就钻进了武工队的伏击圈,伤亡惨重。侥幸回到八角堡的日军又遇上端掉八角堡据点的八路军队伍,再次被袭,日军死伤大半。连续几个据点被端,根据地扩大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日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八路军是世界上一流的部队

二分区捷报频传,吸引了美军观察组的注意。

许光达组织了一场小分队袭扰敌据点攻防对抗演习,作为欢迎美军观察组成员简士少校的开幕式。见惯了空中掩护、步坦协同等大阵仗的美军少校,起初对此不屑一顾。但亲眼目睹小分队机动灵活的战术动作后,不禁大为钦佩。

身着八路军军装的美军观察组成员(左)在晋绥军区发表观感。

尤其是看到八路军战士创造性地用迫击炮平射碉堡的实弹射击表演,简士惊呆了。迫击炮是一种步兵曲射武器,主要用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但在攻坚战中作用有限。缺少重武器的根据地军民,创造性地将迫击炮改为平射,大大提高了攻坚力量。

参观完地雷制造厂、学校、织布和纺织车间后,简士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看一看日本俘虏。二分区的俘虏都已送到晋绥军区集中关押,许光达便邀请简士到五寨前线走一趟,现场观摩夜间捕俘。

简士大喜过望,当即在许光达陪同下来到五寨。入夜后,二分区侦察队开始行动。简士和许光达在指挥部一边下棋一边等待消息。简士哪有心思下棋,他还在云里雾里,几次想起身到外面看一看,但看到许光达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禁又坐了下来。

忽然,不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响。过了一会儿,院子外面响起了纷乱的脚步声,几名八路军战士抬着一副担架走了进来。简士心想,看来是八路军小分队吃了亏,有人负伤了。没想到,战士们给许光达敬了军礼后报告说:这个鬼子顽固得很,拼命挣扎,只好把他堵住嘴,捆在担架上抬了回来。

简士被八路军虎穴擒敌的英雄气概深深折服。良久,他伸出大拇指赞叹:“八路军战士是真正的英雄!”

在国民党有关方面对八路军负面宣传影响下,简士是戴着有色眼镜来到抗日根据地的。即便是阅读了美国作家斯诺的文章《六千万被忘掉的同盟者》,简士也认为文中对八路军的赞美之词是带有倾向性的。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临别之际,简士颇为感慨地对许光达说:斯诺的评价是公正客观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世界上一流的部队!重庆和昆明的一些国民党人士说你们破坏了抗战、游而不击,是不公道的!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许光达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