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视野
登顶全球游戏热销榜!“成都高新造”3A游戏《明末:渊虚之羽》正式发售
2025年07月24日17:17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周墨
小号 中号 大号

周杨轲 制作

7月24日上午10时,由成都高新区本土企业成都灵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泽科技”)研发的高质量单机游戏《明末:渊虚之羽》(以下简称《明末》)全球正式上线,强势登顶Steam全球热销榜(付费游戏首位),发售不到1小时,Steam在线人数破10万,且销售数据持续增长中。

“做游戏就是做文化”,数字空间重构“巴蜀山水”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灵泽科技以创新为驱动,根植巴蜀文化,结合四川在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历时6年独立研发,以匠心打造新时代古蜀文化IP产品《明末》。游戏世界观融合了古蜀文明,构建了独特的中式奇幻。

灵泽科技联合创始人、CTO夏思源在谈到玩家游玩《明末》时,表示:“其实我们希望玩家在探索游戏的时候,有一种挖掘地质层的感觉。”游戏中,玩家将扮演名叫无常的主角,踏上一段惊险奇丽的古蜀之旅。据了解,《明末》的地图设计并不是一个平面世界,其山峦叠嶂、亭台楼阁都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创作团队认为文明是大地之上层层累积的,地层中蕴含着文化的化石和记忆。在游戏第一章以成都市大邑县鹤鸣山为原型的地图里,创作者将山峦掏空,让玩家体验了从地表到地下的“挖掘”探索。

“中国的创作者并不缺想象力,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富矿。”随着探索的逐渐深入地下,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原型,雄伟诡谲的地下国度展现在玩家眼前,《明末》的神秘世界观也逐渐揭开面纱。据悉,在故事文本上,灵泽科技创作团队从《华阳国志》《蜀王本纪》等古籍中提炼世界观,从奇幻角度对古蜀文明上至杜宇时代的相关传说进行了创新创作。

“归根到底,游戏行业是一个创意性行业。不停地去推陈出新,挖掘我们的内容、创意。”夏思源谈到作品创作,表示创作团队为了将巴蜀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中进行良好呈现,走遍四川、甘肃、宁夏等地,扫描都江堰、安岳石窟等古迹场景达50多处。

美术创作团队前往位于阿坝理县的桃坪羌寨,花费四十余天实地采风并将整座羌寨扫描下来。夏思源认为需要还原建筑经过时间的痕迹,这是传统的建模很难做到的,必须以实地扫描来达成。同时,在现场扫描过程中,能够直接学习中华民族积淀下的智慧。“桃坪羌寨是国内少有的完全石制建筑,在扫描过程中,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地图设计的灵感,只能说老祖宗赏饭吃。”夏思源说。

灵泽科技始终以年轻化、数字化的方式演绎巴蜀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在灵泽科技的动捕室里,全国武术冠军在进行着《明末》主角无常的动作捕捉工作,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动作挥洒间是传统武术刚柔并济,室内16个超高清摄像头,动捕服上67个捕捉点,实时捕捉动作演员的一招一式。而在《明末》中,灵泽科技创新选择四川各地的方言,如成都话、乐山话等作为NPC的中文语音;并将非遗与游戏玩法设计相结合,如蜀绣蜀锦、川剧变脸、打铁花等。

从故事创作,到实景扫描,到动作捕捉,灵泽科技用科技赋能将巴蜀山水重构进数字空间,“我们要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才知道未来往哪儿走。”夏思源表示。

5月17日,《明末》成都线下试玩会上,著名历史学家、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在现场讲座上,表示了对年轻一代对巴蜀文化的传承发展,以《明末》这类浪漫游戏创作方式进行守正创新的欣喜和认可。用现代科技赋能中国文化在新时代的呈现,用数字技术搭建一条面向世界的“出海蜀道”,将更多优质的中国文化和技艺,以当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到全球各地。

“创业在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搭建“出海蜀道”

“在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坚持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灵泽科技联合创始人、CFO郭心怡感慨。三位创始人两位来自四川本地,三者背景各不相同,但为了同样的游戏梦想聚集在一起。从前期“草根”艰难找资金,做外包维系生存,到现在向全世界玩家交出一份答卷,“我们的创业故事只是中国万千创业者中的一个。可以说我们幸运,但是我们其实已经拼尽全力。”

为什么选择成都高新区创业?郭心怡表示,“在这里,我们确实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成都高新区在产业服务、政策支持、人才招聘、宣发资源上给予了许多帮助。尤其在政策支持上,成都高新区于2024年发布《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在游戏产品研发上线、出海发行、应用场景打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给予游戏出海发行企业每年最高500万元奖励。

灵泽科技作为2020年第一批入驻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企业,同诞生“哪吒”IP的可可豆公司相距不过百米。在这片创作热土上,成都高新区已孕育出《王者荣耀》《遮天》《十万个冷笑话》等一系列顶级中国优秀文化IP,已形成涵盖内容创作、内容分发、衍生服务等环节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为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予澎湃动能。

同时,创作团队提到了成都高新区的资本以及游戏产业非常发达,聚集了腾讯、西山居、星合互娱、龙渊网络、乐狗等近700家游戏企业,诞生《王者荣耀》《小小蚁国》《万国觉醒》等重量级游戏。《明末》的诞生亦受益于良好的产业协作生态,数十家公司参与制作的企业中,近半数为成都企业,且游戏中关键环节的美术工程,大部分都交付给了当地。

在灵泽科技的员工休息区,几只猫咪和小狗非常招人喜爱。郭心怡介绍,“猫咪都是园区里收养的流浪猫,小狗是可可豆动画收养的流浪狗生的小狗狗,我们认养了其中两只。一只叫‘五一’,一只叫‘六一’,它们还经常回去找妈妈玩。”例如这类“宠物社交”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屡见不鲜,企业间时常在业余时间共同准备各种趣味活动、烧烤联谊等,谈天说地,增进友谊,碰撞灵感。除“一杯咖啡的距离”产业协作外,内容创作离不开宽松包容的创作环境,和睦友善的交流氛围,在这座产业园里,不仅有中国数字文创IP的奋进神话,还有四川人热情好客、充满人情味儿的“邻里关系”。关系的温度,故事的土壤,才能滋养培育一批又一批的“成都高新造”IP。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有关情况,相关负责人解读文件表示要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整个产业链布局。在游戏出海上,灵泽科技验证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新鲜的题材内容以及精心的玩法设计,足以赢得海外市场的认可。据全球著名游戏测评网站IGN的试玩报告,作为一款类魂游戏,《明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故事设定脱颖而出,获得IGN9分评价(满分10分)。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中国的“供应链”应该成为世界的“共赢链”,此次,成都高新区让内容出海的“蜀道”不再难。灵泽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姜敏对此表示,“对于国内团队来说,最大的优势呢,是因为现在的商业引擎非常成熟,会让这样的话会导致很多其实中小型团队更方便地进入这个行业。我觉得国内的团队相对于海外团队来说的优势是在设计能力本身。”

目前,《明末》于各大平台火爆,讨论声层出不穷。根据游戏分析机构Alinea Analytics的预测,《明末》全平台首月收入有望接近6000万美元。如果玩家转化率稳定,仅Steam平台销售额就可能突破1亿美元。优秀的销售数据是《明末》为“国产单机游戏”交出的一份答卷。而接下来,随着“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从游戏IP创作到文创周边打造,甚至与在地文旅的协同发展,是灵泽科技将要面对的“新课题”。

“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文旅融合场景。”在郭心怡看来,名胜古迹与游戏结合,能激发全球玩家对当地的旅游热情,“我们期待能让他们玩了游戏后,跟着无常的轨迹,去这些地方打打卡,那就更好了。”

“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数字文创打造“高新名片”

成都高新区以数字文创产业驱动,将内容与科技有机结合,不断产出“IP爆款”产品,推动数字文创产业经济规模逐年攀升。

今年以来,从“成都高新造”动漫电影《哪吒2》创下全球票房神话,到星阅辰石收购国产经典“轩辕剑”IP并官宣永久落地成都高新区……这些动人心弦的故事都诞生于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都高新区。

近日,星阅辰石收购国产经典IP“轩辕剑”并被写入《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COMIDAY29漫展于世纪城举办,吸引了全国各地动漫爱好者前来参展,成都AG电竞集团远赴沙特利亚德,体育健儿们为国家电竞体育事业奋战……这片热土上的数字文创的活力篇章,还在持续书写。

《明末》的上线,代表着“成都高新造”3A游戏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成都高新区瞄准3A游戏赛道,还有多家企业摩拳擦掌、准备登场,成都蛇夫座工作室所研发的《湮灭之潮》,成都剑猫熊网络开发的国产武侠朋克风《猿公剑:白猿觉醒》,以及成都数字天空科技有限公司,其自研的3A品质游戏《战栗绝境》预计2026年上线。

向企业集聚上看,成都高新区既有腾讯天美工作室、西山居、完美世界等游戏大厂的分公司,又有Tap4Fun、龙渊网络、星邦互娱等本土优秀游戏企业,完备覆盖了游戏产业的各个环节。从人才汇聚上,成都还有一批像维塔士这样的3A游戏外包团队,海外主机大厂育碧在成都高新区开设了分公司,今年上半年备受讨论的《刺客信条:影》就由育碧成都公司主要负责。可以见得,这些国内、本土头部企业,海外公司的开发人才齐聚一堂,成为成都高新区进军单机游戏的人才奠基石和产出生力军。

据悉,作为数字经济重点赛道,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聚焦发展游戏电竞、动漫影视、数字音乐、超高清视频等细分领域,引进培育相关企业6000余家。一路向前,攀高逐新。从国家宝藏里的守正创新,到数字空间中的巴蜀山水,成都高新区用科技赋能文化发展,根植巴蜀大地,打造天府IP群,以“一杯咖啡的距离”串联起产业上下游,企业成林,产业成链,IP成群,呈现出龙头企业集聚、爆款IP涌现的良好态势,现已形成千亿级数字文创产业规模。

在高新,创新高。成都高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地域文化“存量”支撑产业发展“增量”,以科技创新“变量”赋能数智转型“质量”,用“科技+文化”讲好中国数字文创故事,以文化强基、给发展赋能、为未来蓄势,向世界递出成都高新区的一张“酷炫有趣”的新名片,展现一个现代化、创新型的中国形象。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明末,高新区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