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保险单成了“治水助手”
2025年07月18日11:1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鲍曼君
小号 中号 大号

编者按:

福建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保险机构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强化绿色保险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绿色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八闽大地绿意更浓。

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清澈的溪水倒映着两岸葱郁的山林,岸边新立的“水质指数监测点”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水质数据。2024年,这条曾经面临污染威胁的河流水质跃居全省第四,成为三明市55个国省控断面中94.5%优质水比例的重要贡献者。

变化的背后,一项金融创新正悄然发力──三明市2021年创新推出的“水质指数”责任保险,如今已在7个县域落地生根。“保险单成了‘治水助手’。”人保财险三明市分公司总经理丁建湖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坦言,当水质指数恶化超过5%,保险机制立即启动第三方检测与治理响应,让每一条河流都有“金融守护者”。

这一实践正是福建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保险机构开展绿色保险创新的缩影。近年来,从守护碧水蓝天到助力能源革命,福建绿色保险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福建样本”。

人保财险莆田市分公司查勘员(中、右)调研仙游县钟山镇朗桥村山头生态保护,为下游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易海鹰/摄

碧水青山,金融守护绿水青山的福建智慧

福建的绿色金融探索,始于对生态家底的清醒认知──全省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2年位居全国首位;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二,坐拥丰富的“蓝碳”资源。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福建金融监管局将突破口放在了绿色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

在闽西北山区,一项突破传统的保险产品正在改写水质治理模式。2021年初,原三明银保监分局、生态环境局会同人保财险创新推出全省首例“水质指数”责任保险。

与传统保险不同,该产品以县域内四至五级流域水质指数(CWQI)为保险标的。一旦水质类别下降至Ⅲ类以下且指数恶化超过5%,保险公司即承担因调查水质恶化原因产生的调查费、服务费。

“过去发现水质问题,政府要层层审批检测资金,现在保险机制让专业力量第一时间介入。”丁建湖介绍,保单设计中创新引入“三方高效水质管理平台”:由保险公司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兜底技术服务,监管部门协同处置,构建起从预警检测到问题排查再到恢复确认的全链条治理机制。

效果立竿见影。在首批投保的三明市大田县,2004.44平方公里流域获得保障,年保费仅6.4万元却撬动500万元年度累计赔偿限额。目前该保险已覆盖三明市7个县域、1.16万平方公里水域,累计提供3500万元风险保障,联动第三方完成23个断面检测服务。

2024年1-9月监测数据显示,三明全流域水质100%达标,国省控断面优质水比例同比提升16.3个百分点,助推福建水质排名跃居全国第27位。

“水质指数保险为我们增加了市场化治理工具。”三明市水利局副局长李朝阳评价道。

绿色动能,保险护航能源革命的转型之路

福建沿海,波涛之上矗立着白色的风力发电机群。在莆田平海湾,总投资数十亿元的海上风电场项目正源源不断输送绿色电力。2018年,太平财险福建分公司为该项目提供4.8亿元建安工程风险保障,成为支撑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力量。

2021年以来,太平财险福建分公司累计承接风电业务840项,为70余家企业提供546.6亿元风险保障。

“海上风电面临台风、腐蚀等特殊风险,我们开发了覆盖建设期和运营期的一揽子方案,为企业提供全周期、闭环式风险减量保障服务。”太平财险福建分公司总经理张雄师介绍。

与此同时,一场地面交通革命也在保险助力下加速推进。2024年,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为省内13.2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超8000亿元风险保障。

“新能源车险不是简单改造传统产品。”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聂君锋强调,目前行业已针对充电桩责任、充电桩损失、外部电网故障等开发专属条款,同时正在研发电池安全及辅助驾驶功能的专属条款。平安产险持续升级服务模式,与特斯拉、小鹏等车企的APP直投通道对接,客户无须到店即可完成投保;提供智能推荐功能,根据客户需求匹配适合的保险方案。

据福建金融监管局数据,2024年,省内新能源车险签单件数增速高于燃油车近40个百分点,提供近1.5万亿元风险保障。

保险保障还延伸至能源产业链上游。在龙岩市,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为森林固碳能力提供2000万元风险保障;漳州海域,牡蛎碳汇保险试点助力海水养殖碳汇核算。

福建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绿色保险风险保障金额突破5.67万亿元。

创新赋能,从海上渔排到生态治理的范式变革

宁德三都澳海域,深蓝色的光伏板随波起伏,风机在渔排旁缓缓转动。这里是全国首个海上“风光储充用”一体化示范项目现场——300千瓦时储能系统调控着海上光伏与风力发电,全国首台渔排充电桩随时为作业船只补充能量,甚至通过“纳米黑金”材料实现了海水淡化民用化突破。

“海上高温高湿高盐环境对设备腐蚀性强,台风季更是险象环生。”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杨鋆告诉记者。

2022年,英大财险福建分公司主动介入,不仅提供全周期风险保障,更同步设立“三都澳海上共产党员服务示范点”,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开展常态化服务。

3年多来,这支服务队创造性地开展风险减量服务:针对海上风险特性,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风险评估、风险提示、风险排查、风险预警、整改建议等全方位风险减量服务,获得客户高度好评。

此外,英大财险福建分公司积极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针对废弃变压器可能存在漏油等潜在污染风险,为客户配置环境污染责任风险保障,助力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数据显示,自2017年开始,福建全省在环境高风险领域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2024年为省内1500家企业提供30.12亿元风险保障;试点推广的船舶油污责任保险提供5.59亿元风险保障,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保险支持。

随着宁德渔排项目获评“全国能源示范项目”、三明水质保险经验被列入省级改革成果推广,福建的绿色保险创新正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变革。

穿行八闽大地,从三明清澈的溪流到宁德湛蓝的海湾,从平海湾旋转的风机到城乡穿梭的新能源汽车,绿色保险的守护无处不在。

“金融不是生态的旁观者,而是共建者。”福建金融监管局财险处负责人道出核心理念。当保险机制深度融入绿水青山的守护进程,当保单条款精准呼应“双碳”目标的时代脉搏,福建的绿色金融改革正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答卷。


责任编辑:邱小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