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体悟党史辉煌、担当时代使命。7月4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智能制造学院的“小红匠”社会实践服务队于赴江西省抚州市旸田村,开展以“智造青年暖桑榆,红匠赋能映初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该实践队由青年大学生组成,他们深入乡村一线,将专业所学与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相结合,探寻烽火记忆,贡献青春智慧。
怀着对革命功臣的崇高敬意,“小红匠”实践队首先走访慰问了九旬老党员邓林贤、邓明阶同志,为老人送上生活物资并关切询问身体和生活情况。在村中古朴祠堂内,邓明阶老人深情追忆起1933年红军进驻旸田的峥嵘岁月。他讲述了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当地热血青年秘密入党,为理想信念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的感人故事。“那时入党,脑袋是别在裤腰带上的啊!”老人慨叹道。当回忆起舍生忘死护送伤员、突破封锁传递情报的惊险经历时,历史的厚重与信仰的纯粹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
随后,实践队员结合智能制造专业特色,向两位老党员展示了团队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模型,并生动介绍了现代智能化技术在国防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老党员们目光炯炯,认真聆听后连声赞叹:“了不起!这样的技术,当年想都不敢想!看到你们这些懂科技、有理想、能担当的年轻人,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真好!”红色基因的赓续与科技创新的力量在此刻紧密相连。
实践期间,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驻旸田村第一书记刘瑞金为队员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他详细介绍了旸田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的创新探索,包括举办乡村运动会繁荣文化、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效能等具体实践。刘瑞金寄语青年学子:“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正呼唤着你们这样的智慧新锐力量。期待你们持续发挥智能制造的专业所长,为乡村发展注入澎湃的创新动能!”
“小红匠”实践队成员们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更深扎根乡村沃土,以智能制造的专业智慧与数字技术的创新方案,为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全部青春力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小红匠”实践队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