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6号队员绳晟,还在等待上场
2025年07月07日17:35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作者:沈静文 钱成
小号 中号 大号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5轮,宿迁客场对南通。客队球迷的蓝色方阵就在替补席斜后方。球迷一开始喊的是为进攻造势的“上”,比分落后时换成了“宿迁队”“宿迁战斗”。绳晟说,这些声音,场上球员能听得一清二楚。

绳晟是宿迁队6号队员。这场比赛他没有上场,甚至没有进大名单。事实上,这位烧烤店老板还在等待他在苏超的第一次上场。

从十来岁到35岁,喜欢足球、擅长短跑的绳晟始终没能接受足球专业训练。看到苏超报名的消息,至今保持着运动员身材的他知道,这是自己必须抓住的机会。

哪怕每周往返10小时车程,绳晟也觉得幸福;哪怕只能坐板凳,他也愿意为家乡将板凳坐热。

球员平均年龄21岁的宿迁队里,35岁的绳晟是第二大的老大哥。他的本职是烧烤店老板,店开在苏州。

家庭稳定、事业有成,人到中年,绳晟过上了“没苦硬吃”的日子。

苏超开踢后,绳晟努力工作的时间只剩下星期一,剩下六天都归苏超。苏州到宿迁,两地间单程约5小时车程。周二出门,周末赛后再回家,这期间,绳晟和队友每天晚上从7点练到9点。

对于绳晟,这“苦”是甜的,二十多年了,他离梦想中的足球场从没有这么近过。

△高中时的绳晟

大概从五年级开始,绳晟每天在家门口的巷子里来回踢球。踢出自信后,他有了愿望——进校队,代表自己的小学踢比赛。

那时,学校种了很多剑麻用来绿化,有一天学校购进了19个足球,绳晟喜出望外,把其中18个都踢进了剑麻里,全部戳坏了,挨了妈妈一顿揍。他仍不气馁,把泄了气的球捡回来,照踢不误。如此热情之下,他期待的比赛,一直到他毕业也无人组织。

天天苦练但没有比赛机会,绳晟这样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时,他终于踢上了一场友谊赛,球场上杂草快长到膝盖,他还紧张得抽了筋。那份心满意足,绳晟保留到今天。

△高中时的绳晟(带球者)

绳晟曾是全校200米冠军,他太清楚自己的优势:“我速度那么快,到哪里都必须是边锋或者前锋,那时候过人就是一个爆趟,一脚球往前一踢,百分之百确定别人追不上我。”

到今天,曾经引以为傲的速度已变成一句自嘲:“在比较业余一点的比赛里可以踢踢前锋。”

显然,苏超不能算是比较业余的比赛了。开赛至今,绳晟一直没上场,和亲友说起,他难免带点心虚。但事实上,宿迁队没上过场的球员不止他,替补也有多位。训练足够努力不代表一定能上场,这是绳晟所熟悉的,运动的残酷。

△业余比赛中的绳晟

大学毕业后,绳晟和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一起去苏州,他的生活走上了固定的轨道。但绳晟没有死心,一次次尝试把“足球”二字敲进轨道里。

他通过社交平台结交了固定的球友,开办少年足球培训班,后来又在球友们的怂恿下在球场附近开了烧烤店,让大家踢完球还能再“续个摊”。

在同龄人里,绳晟是运动习惯最好的人之一,身高179厘米,体重84公斤,“一身腱子肉”的身材绳晟从大学保持至今。为了保持身材,绳晟总在旁边看大家吃喝,闲下来还会拉店员陪他练头球。

为了提升反应速度,绳晟一度努力减重,又因为减重不当让膝关节受伤,经历了异常痛苦的手术康复过程。“中途我好多次问自己,我又不是职业球员,踢个球也是爱好,受这么大苦干嘛呢?医生说手术可以不做,但以后不能踢球了,这是我完全接受不了的事情。我对这个运动还是有执念。”

△2021年参加业余比赛的绳晟(9号)

绳晟不知道被笑过多少次“走火入魔”,直到球友群里流传苏超报名的通知。他知道,这是他必须抓住的机会。

按照苏超的报名规则,除了籍贯宿迁,绳晟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苏州报名。但消息一出,他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宿迁,想要为自己老家踢球。为宿迁争光还不够,绳晟还想更具体地,为宿迁市泗阳县争光:“我也觉得很骄傲,因为这名单里就我一个泗阳人!”

足球,家乡,两个挚爱的词这样结合在一起,绳晟觉得,这是莫大的幸福。少年、青年时快如闪电的自己,如今训练时需要全力奔跑,绳晟有点遗憾,但更多的仍然是幸福:“能够在这么专业的球场里,有这么多观众、尤其是家乡父老来支持你,对所有球员来说,这都是很美好的感觉。”

△对手进球,在场边观赛的绳晟神情凝重。

赛程进行1个多月,最接近赛场的一次,绳晟坐上了替补席,但到终场哨响,他也没有被派上场。

他说没关系,没有被派上场,他也是宿迁队的一员,他代表家乡,他时刻准备着。

还有下周、下下周,绳晟还在继续每周10小时的往返、每天两小时的训练,还在等待下一场比赛,等待可能的上场。

他愿为家乡,把板凳坐热。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宿迁,苏超,绳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