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晨
1990年出生于青海西宁,加密货币平台“波场”(TRON)创始人。近日以“特朗普币最大持有者”身份参加特朗普私人晚宴。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附近的一家俱乐部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私人晚宴。晚宴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受邀参与的宾客都是“特朗普币”的持有者。而其中持有量最大的,就是加密货币圈里一直以来的话题人物——孙宇晨。
“特朗普币”官方网站公布持币量排行榜,“Sun(孙宇晨)”排名第一。
当地时间5月22日,孙宇晨(左二)参加特朗普私人晚宴。
晚宴举办两天前,孙宇晨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不无骄傲地写道:“很荣幸能够支持美国总统,感谢‘特朗普币’官方邀请我以头号粉丝的身份出席特朗普总统的晚宴。”对此,网友们纷纷开启了嘲讽模式:“你从中国跑到美国,成特朗普的‘榜一大哥’了?”“头号粉丝?是花钱保平安吧?”
孙宇晨目前的身份是加密货币平台“波场”(TRON)创始人。而在很多网友眼中,他就是“金钱至上”的狂热信徒。
疯狂打榜
“特朗普币”的来历,要从今年1月说起。
在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之前,特朗普和妻子梅拉尼娅先后推出了个人迷因币。迷因币是一种以幽默、轻松为主题的加密货币,通常以人物、动物、艺术品或其他任意物品命名。与比特币等传统加密货币不同,迷因币没有任何严肃的财务或技术用途,一般通过互联网社区支持、资本炒作等方式推动其交易价格上涨。
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币”推出后,市场价格一度达到75美元(1美元约合7.2元人民币)的峰值,但在此后几个月里迅速下跌,到4月初,其价格已跌至8美元以下。4月下旬,“特朗普币”的官方网站突然宣布: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5月22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高尔夫俱乐部举行一场晚宴。若要获得参加晚宴的资格,“特朗普币”的持有者须在一个在线排行榜上注册。排行榜会追踪他们3周内的平均持仓量。排名前220位的持有者将受邀参加晚宴,排名前25位的持有者还能额外参加一场特别招待会。这一消息无疑为提振“特朗普币”的价格添了一把火,使其当日价格从9美元左右飙升至14.7美元,总市值接近27亿美元。
为了参加这场晚宴,粉丝们疯狂打榜。有数据公司估算,买家们共花费了超过1.4亿美元购买“特朗普币”。而其中最下本钱的,是一个叫“Sun”的用户。此人持有超过143万个“特朗普币”,总价值约1900万美元,稳居榜首。一时间,加密货币圈纷纷猜测“Sun”的真实身份,普遍认为此人大概率就是热衷于制造话题、活跃于各类热点场合的孙宇晨。果不其然,晚宴开始前夕,孙宇晨证实了外界猜测。
晚宴当天,孙宇晨兴奋地出现在特朗普国家高尔夫俱乐部,获得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在外界看来,他此次大举买入“特朗普币”,是为了帮“波场”在美国复杂的政策环境中争取更多利益。
炒作不停
这不是孙宇晨第一次利用热点话题进行营销。事实上,从他的学生时期开始,投机和炒作就没有停止过。
1990年,孙宇晨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高中时期,他成绩平平,于是另辟蹊径,想通过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方式,获得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为此,他连续参加了3届大赛,却都以失败告终。直到读高三,孙宇晨总结了经验,分析出获奖规律,以“叛逆文学”的风格,获得了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之后,孙宇晨获得了参加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考入了北大中文系。入学不久,他又觉得中文系竞争激烈,自己难以拔尖,于是果断转到历史系,后来成绩跃至第一,并一直保持到毕业。对于转系之举,孙宇晨一直很得意,还分享过他的“小聪明”:“历史系的课,论文是大头。跟老师多交流,关系熟了,正式交论文之前先让老师看一下,提点建议,我再改改。分数能差吗?”
在北大读书期间,孙宇晨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他经常发表一些抨击学校制度的文章和言论,给自己塑造一个所谓“反体制”的人设。这的确在他后来申请赴美留学时起到了作用。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硕士期间,孙宇晨尝试了各种出人头地的机会,但屡遭失败:办杂志,结果被举报抄袭,杂志黄了;注册公司,制作媒体节目,没什么水花;申请金融机构实习机会,全部被拒……最后,孙宇晨抱着“认识一些美国有钱人,借点儿钱”的心态,加入了宾大投资协会。
这个时候,孙宇晨第一次接触到比特币,并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有市场潜力的商品”。他先用自己的学费做投资,后来开始炒比特币。有媒体披露,比特币投资使他获得了20倍以上的收益,帮他赚取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孙宇晨曾说:“一定要当第一,如果在一个领域当不了第一,马上换下一个。”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他放弃了在美国读博士的计划。2014年,孙宇晨回到中国,再次开始尝试一个又一个的创业项目。
孙宇晨曾联合一名女性创业者在互联网上发起“婚礼众筹”,而参与众筹的网友们,最终并没有见到婚礼。2017年7月,孙宇晨又高调宣布创立“波场”,并发布了一份白皮书,结果再次引发群嘲。不少人指责“波场”代码抄袭,称那份白皮书也抄袭了其他加密货币社区的框架。两个月后,相关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在公告发布的前一天,孙宇晨踩着红线完成了“波场币”的发售,并在一周后出境,经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跑到了美国。
同时,孙宇晨将“波场币”转到了海外交易所上市。通过几次拉升操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波场币”的价格暴涨了100多倍,孙宇晨成功套现3亿美元。
前路未卜
到美国后,孙宇晨仍不忘高调炒作。2018年底,ofo小黄车押金危机全面爆发,用户要求退押金的呼声高涨。孙宇晨捕捉到大众情绪,在微博上鼓吹自己要帮1万名用户退押金,当天“波场币”市值猛涨10%。2019年,孙宇晨豪掷3000多万元人民币,拍下了“巴菲特午餐”。他在微博上连续多天营销,霸榜热搜,之后却以“突发肾结石”为由取消了午餐会。
或许是因为太过高调,孙宇晨被美国政府盯上了。
202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涉嫌欺诈、洗钱、通过虚假交易操纵“波场币”市场等罪名起诉孙宇晨。此外,孙宇晨还被指与恐怖主义组织有关联。
为了“平安落地”,孙宇晨折腾过国籍。虽然此前没有信息显示孙宇晨已退出中国国籍,但他为了规避监管,先后获得马耳他等国家的公民身份,后来又不知通过什么手段,成为加勒比岛国格林纳达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试图利用外交豁免权逃避法律制裁。但这通操作似乎作用不大。直到去年底,孙宇晨对特朗普的家族公司投资了7000多万美元,他涉及的案件才被暂停调查。
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披露,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认罪协议,提供了孙宇晨的犯罪证据。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美国政府要再次“收割”孙宇晨的信号。不久后,孙宇晨便成了“特朗普币”的“榜一大哥”。
一名了解币圈的投资人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孙宇晨的商业手段一直备受质疑。他深谙流量的重要性,给自己贴上诸多标签,不放过任何制造话题的机会,几乎每一次都将流量转化为商业利益,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投机分子。在中国政府对金融行为进行严管时,孙宇晨跑到了美国,这是挑战监管。他这次参加晚宴,无疑是想花钱为自己买平安。但能不能买到平安,谁知道呢?”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