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登封嵩山腹地、因少林功夫享誉全球的千年古刹少林寺内,古寺沉沉,钟声隐隐。不久前,少林寺碑碣(566-1990)这一珍贵文献遗产,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蕴含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的少林寺碑碣,与相隔不远的少林文化博物馆,编织了一幅“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图景。
博物馆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更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其意义在于唤醒文明,播撒智慧。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中国武学圣地,少林文化博物馆正以深扎文化沃土、勇开时代新声的实践,诠释着文明传承的当代路径。千年禅宗智慧与现代展陈理念的激荡碰撞,催生出贯通古今的文化表达:当数字化技术解码武学奥秘,沉浸式场景再现禅境哲思,动作捕捉技术演绎传奇功法,古老的少林文化便挣脱时空桎梏,在声光电中“活”起来,在观众心灵中“火”起来。这既是对文化使命的庄严承诺,更是赋予千年智慧以时代新声的创造性转化。
博物馆是凝望历史的明镜,启迪未来的双翼。新时代博物馆的使命,绝非静态“保管箱”,而应成为激活文化基因的“转化器”。少林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通过系统梳理禅武医艺的千年脉络,精心提炼少林功夫的哲学内涵,这座文化殿堂将以器物之微展现文明之大,让观者在刚柔并济的招式间领悟智慧,于历久弥新的传承中感受力量。
博物馆的未来,是与时代同行的未来。在全球化浪潮中,这座文化灯塔正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少林文化博物馆希望通过举办国际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搭建文明互鉴的平台,让少林功夫的刚健之美、禅宗智慧的深邃之思,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站在文明传承的历史坐标上,博物馆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我们共同擎起这束文化之光,以守正创新的气魄激活文明基因,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推动文明互鉴,让每一座博物馆都成为贯通古今、启迪未来的神圣殿堂,见证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恢弘交响。(作者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少林博物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