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特刊>>地球第三极
好水“出藏记”
2025年04月17日18:34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杨学义
小号 中号 大号

很久之前,天地混沌,一对年轻恋人在西藏高原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丈夫“灵应草原神”是北方草原众神之主,掌管着辽阔的北方疆域和数不尽的珍宝;妻子“纳措琼母”是帝释天之女,是美丽纯净的天湖女神。那天,草原神为了寻找失散的牛羊,跑到千里之外,与山神卡若拉的女儿相遇了。一时间,草原神精神恍惚,爱上了她,并从此组建了新家庭。

失散的日子里,“纳措琼母”望眼欲穿,每天都在等着丈夫归来。她哭啊哭啊,一滴滴眼泪变成晶莹的湖水,日子久了,全部身躯都哭干了,化成一汪湖水。多年后,草原神想起了来处,挥别山神之女,回到老家,却看到妻子化身湖水,伤心不已。最后,他化身巍峨雪山,守在了“纳措琼母”身旁,永远相依相伴。

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三位主人公还分别有着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山神卡若拉的女儿是“羊卓雍措”,“灵应草原神”是念青唐古拉山,而“纳措琼母”则是广袤辽阔、晶莹剔透的“纳木措”。

西藏纳木措实业有限公司就在纳木措湖畔,旗下有“纳措琼母”、“7100”、“纳木措圣水”三个纯净水品牌。水源地位于海拔71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群,千万年的纯净冰川自然融化后,渗透至地表下480米的火山岩层,与海拔4717米的纳木措千年地下水融合。可以说,他们的每一瓶水,都是“灵应草原神”和“纳措琼母”共同孕育的。

“紧贴水源地文化,我们推出了玻璃瓶概念款纯净水产品。水的瓶身有两种不同的造像图腾,一个是骑着白马,身着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持念珠的‘念青唐古拉’;一个是驾驭飞龙,腾云驾雾,右手持龙仗,左手捧佛镜的‘纳措琼母’。在传说发源地,我们用龙马造型纪念这对神圣、恩爱的夫妻。”公司行政部主任次巴告诉笔者,他们希望通过讲好西藏故事,赋予产品更多内涵。如今,这款产品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收藏、购买,销量极好。

纵观“西藏好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但西藏地区众多的区位因素,限制了“西藏好水”走出这片高原。为此,众多从业者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的纳木措圣水厂。

工人在纳木措圣水厂纯净水流水线上作业。

“西藏好水”得天独厚

次巴告诉我们,公司水源与中国许多著名长寿乡的水源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临泝费县、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等长寿县的水源都具有弱碱性、低钠的特点,同时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同为低氘小分子团水。

小分子水不仅含氧量高,还具有强渗透力、强溶解力、强扩散力的特点,能够给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带来更多的氧,因为“挑食”的细胞只喝小分子水。念青唐古拉山脉水源的另一大特点是低氘,这种水又称超轻水。匈牙利分子生物学家SomlyaiG在1990年曾用超轻水对癌症、糖尿病等疾病患者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超轻水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饮用超轻水也成为一种阻止肿瘤细胞成长的新疗法。超轻水能有效抗衰老,在低氘水环境中,大脑和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同时,超轻水还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新陈代谢紊乱有辅助治疗和预防作用。

“纳措琼母”天然饮用水经过万余年的岩层进化与循环,形成了世界上十分罕见的纯天然山泉水,是世界稀有的小分子团水,富含锶、钾、钙、钠、镁等元素,pH值呈弱碱性。从这个角度说,“纳措琼母”的“神泉”美誉当之无愧。

其实,“纳措琼母”只是众多“西藏好水”的一个缩影。在水资源上,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亩均水资源占有量、水能理论蕴藏量、冰川总面积五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形成“五个全国第一”的独特优势。作为世界上罕有的待开发和无污染区,西藏全域天然水资源富含偏硅酸、锂、锶、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且水龄适中、水分子团小,呈天然弱碱性。即便在世界范围看,天然、纯净、健康品质也被业界公认为最好的淡水资源之一,具有很强的稀缺性。

而反观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地表淡水普遍呈现轻度污染。数据显示,重点湖泊(水库)中有39.3%呈轻(中、重)度污染状态,800个国家级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中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占比59.6%。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治理,这种现象有所缓解,但“西藏好水”的稀缺性依然尤为突出。包括西藏在内的西南地区地下水资源占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6%,但开采比仅为0.4%,因此,“西藏好水”有着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2023年9月,大昭圣泉作为“西藏好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铁路帮扶展会。

大昭圣泉作为西藏特色参展商品,带着来自雪域高原独有的纯净与甘甜,向来宾展示西藏独特的魅力。

“圣水”出藏难

“西藏好水”得天独厚,“但我们还是缺少对消费者普及‘好水’概念的机会,很多区外人,甚至区内人都不太清楚‘西藏好水’到底好在哪里。”西藏好水协会会长索朗次仁说,“西藏好水”走出去的过程的确存在诸多瓶颈,亟需解决。

索朗次仁认为,所有问题的根源在资金上。“我们有发展规模、渠道、宣传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最后都可以归结到资金问题。”索朗次仁曾在上海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天然饮用水市场也有了解,“从自然环境上看,长白山和西藏是中国最好的两大水源地。西藏没有大的工业区,水厂都建在一个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中。”他认为,在这样的一片净土中,天然饮用水的优势是肉眼可见的。

不过,众所周知,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品的运输成本高昂,这些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了先天不足,“西藏好水”的生产商也面临着一些后天劣势。“由于企业销售渠道不畅,生产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转,导致生产能力富余、设备闲置。”2019年,华润怡宝进藏考察专家团在西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给“西藏好水”从业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除了上述问题,“西藏好水”的产品还面临同质化的问题。神圣的雪域高原元素,本是最大亮点,但一些品牌的滥用,反而造成了品牌影响力下降。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充分挖掘并利用西藏元素,既没有突出西藏水资源的特质,也没能充分利用和结合西藏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和高原农林产品资源。

其实,这片雪域高原的故事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纳措琼母”充分讲好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的爱情故事,便是个例证。索朗次仁感慨,水在西藏民族文化中是非常神圣的。“我的父母从小就告诉我,水不能随便弄脏。如果调皮的小男孩在河里撒尿,家长会训斥,非常严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传统文化基因深深地根植于藏族人民内心,只有对其进行挖掘并包装利用,才能让越来越多的“西藏好水”走进千家万户。

索朗次仁认为,“西藏好水”是一块金字招牌,这片雪域高原上的每一家企业,无论大小,都有责任爱护这个品牌。他认为,每一瓶贴着西藏标签的天然饮用水,都应来自西藏,不能“掺水”。“如果品质出了问题,影响的不是这一家企业,而是‘西藏好水’的声誉。”因此,所有“西藏好水”的从业者都应该形成合力,“我们应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除此之外,西藏的天然饮用水企业自身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企业规模较小、人才匮乏,加之西藏地域辽阔,众多星罗棋布分散的中小微企业无法形成合力,“落到个体上,小老板们的日子过得都很不错,一年有个几百万元的营收,过得很好,没有整合的迫切需求”。索朗次仁认为,“小富即安”的思想限制了企业做大做强,也限制了“西藏好水”与现代管理和营销理念的融合。这是更加深层的瓶颈,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地克服。

2022年9月,大昭圣泉支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

2022年9月,大昭圣泉筹备的赈灾救援物资。

造福一方百姓

“最初,公司在2010年成立时推出的产品是‘纳措琼母’,但市场反馈普遍一般,因为很多汉族同胞不明白名字的含义是什么,而且听着像绕口令,记不住。”次巴回忆,为了打开区内和区外市场,公司进行过很多艰苦的尝试和努力。

他们首先在原来圆形瓶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加时尚、更具个性的锥形瓶,进入超市看到货架上的众多饮用水产品,锥形瓶一眼就能被认出来。后来,公司又开发出另外两款产品,即以念青唐古拉山海拔命名的“7100”和“纳措琼母”的汉语名字命名的“纳木措圣水”。这个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7100’这个品牌,很好记,配上雪域高原图片,含义一目了然。”

除了公司自身以及行业协会的努力,国家也在想办法。目前,在国家高度重视、持续高投入,以及对口援建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已经形成了以“三纵、两横、六个通道”为主骨架,基本辐射藏中、东、西三个经济区的公路网,以青藏铁路为核心通达国内大中城市的铁路网络,以拉萨为主核心直达国内主要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随着拉日、拉林铁路建成运营和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完成,以及更多工程的实施,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面临的运输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

发展“西藏好水”能够极大地造福当地人民。次巴介绍,公司已经解决了当地4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其中不乏刚毕业大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纵观西藏的74个县区,几乎都有相当数量的优质天然饮用水资源,这不仅为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造福一方百姓创造了机遇。

随着近日《西藏自治区天然饮用水产业链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印发,我们可以有理由期待“西藏好水”在不久的将来会取得更大成绩。未来,西藏地区有望瞄准国内包装饮用水(饮料)龙头企业,引进1至2家龙头企业在西藏独立投资或与当地企业合作发展。持续加大与中石化、中石油、中铁集团的对接协调,力促产销合作,拓宽“西藏好水”终端零售市场。在量大质优的重点水源点、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好的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市、重点交通沿线附近等推动产业集聚。

“近几年,国家对西藏的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多。‘西藏好水’走向全国,成本下降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我们也希望将这么好的资源越来越多地回馈给国家和全国人民。”索朗次仁说,他期待着“西藏好水”能够走得更远。

素有“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的西藏,奔涌着大江大河、坐落着璀璨湖泊、上演着动人故事,更孕育出世界公认的最好淡水资源。近年来,随着地球第三极等区域公共品牌走向全国,“西藏好水”得到越来越多的赋能,影响力越来越大。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西藏自治区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西藏好水”将更加频繁地出现在矿泉水市场上。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的政策优势也逐步凸显,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扶持,全力打造天然饮用水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西藏饮用天然水团体标准》;成立“西藏好水”行业协会,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品种丰富的天然饮用水产品序列,不仅有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包装饮用水,也囊括了面向航空、医疗、美容等领域以及母婴等特殊群体的消费用水。

“西藏好水”的电商渠道也在如火如荼开拓中,为打破区域限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京东、拼多多上线的“西藏好水馆”,重点遴选纳措琼母、珠峰冰川、大昭圣泉、藏林之泉、雪岩泉、藏净泉、格桑泉和地球第三极等西藏天然饮用水品牌的30多款产品,通过多种推介手段,让来自雪域高原的“西藏好水”,通过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不少产品都实现了当日下单、当天送达。一些缺乏电商经验,线上转型困难的饮用水品牌,在加入“西藏好水馆”后仅半天,展示量就超过1000万,用户进馆访问量突破340万人次。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西藏好水”必然带着赤诚、纯净与健康,流向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邱小宸
关键词:

西藏好水,纳木措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