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视障钢琴调律师孙伯勋:“拥抱世界赠予我的不完美”
2025年04月17日17:01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孙青
小号 中号 大号

一架钢琴,通常有88个琴键、200多根琴弦、8000多个零部件,让它们精妙配合,碰撞发出音高准确、干净通透的声音,是孙伯勋的强项。

4月7日10时,孙伯勋拉着工具箱,准时来到保定市盛世园小区。四季更迭带来的温湿度波动,对钢琴音准有较大影响,每年停暖后的一个月,是孙伯勋到客户家调律最忙的时候。

打开琴盖,孙伯勋先弹奏了一首曲子,检查钢琴的状态。“低音区有一点杂音,中音区有几个音不准。”孙伯勋对钢琴足够熟悉,发现问题并不难。

1994年,孙伯勋出生在保定,由于视觉先天发育不良,他的视力只有0.02。虽然眼前的世界只剩下一点微光,但孙伯勋在家人的陪伴下,从小学钢琴。2013年,他考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大学期间,他又自学调律,获得高级钢琴调律师证书。

站在琴旁,孙伯勋左手敲击琴键,右手微转调音扳手。钢琴的高音区,每个键对应3根琴弦,中音区对应2根,低音区对应1根,孙伯勋要反复测试音差,捕捉声音的细微差别。因为看不清琴弦,他只能用指甲轻触琴弦,从左往右,一根一根压茬调试。

“像击弦机里的小螺丝,我更看不到。上学的时候,琴厂师傅送我一套模型,反复摸反复练,现在螺丝刀伸过去,就能找到要拧开的螺丝。”这套模型,孙伯勋一直放在书柜里,在它旁边同样保存的,还有一本放大版的《新华字典》。

小时候,孙伯勋的教材、字典与同学的完全不同。“我爷爷自己买电脑、打印机,每个寒暑假,都会把新学期教材扫描一遍,放大打出来再整理成册。”举着望远镜听课,用爷爷特制的教材学习,孙伯勋就这样度过了小学、中学生活。

在大学,难住孙伯勋的是读谱。别人看着谱子就能弹,孙伯勋要把乐谱书贴在面前,一小节一小节弹,直到把谱子通篇背下来。靠着苦练,大学四年,孙伯勋多次获得专业考试第一名。

“搞定!”调完最后一个音,放好琴盖,12时,孙伯勋整理工具箱,与客户告别。

“我得回琴行,下午还要给两个孩子上课。”2016年起,孙伯勋在保定开起了自己的琴行,卖琴也教琴。今年他和团队想在线上发发力,经营好社交账号,扩大琴行知名度。

孙伯勋很少焦虑,他总觉得,既然改变不了自身条件,那不妨就拥抱这份不完美,接受自己,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这些年,孙伯勋还投入助残公益活动中,他希望带动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热爱生活。

“伯勋,弹一首你喜欢的曲子吧。”采访结束前,记者提议。

孙伯勋在琴行一楼的黑色三角钢琴前坐下,思考几秒后,一段宁静温暖的旋律传来,来自歌曲《世界赠予我的》。

“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孙伯勋,钢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