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至2日,面对台当局多次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连续发布繁体字海报警告“台独”。
赖清德自2024年5月上台以来,不断宣扬“互不隶属”的分裂言论,今年3月13日又抛出所谓“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这类言行严重挑战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将台海局势推至危机边缘。
面对赖清德当局的“台独”挑衅,大陆依法打击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部法就是《反分裂国家法》。今年3月14日恰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20年来,《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取得了积极而重大的成效。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遏制“台独”冒险活动。当年,面对陈水扁当局的“台独”冒险,大陆决定采取法律手段予以应对,于是《反分裂国家法》应运而生。事实证明,该法的出台极大地震慑了“台独”分裂势力。即使台湾当局在后续修订“公投法”时,也不得不将“国旗、国号、领土变更”等议题排除在“公投”事项之外。这表明,《反分裂国家法》有效遏制了陈水扁时期的“法理台独”冒进,也在民进党后续“执政”期间持续发挥震慑效能。该法的出台和实施,为大陆反对“台独”的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二是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反分裂国家法》为“台独”分裂势力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无疑震慑和约束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冒险活动,从而避免了台海地区可能引发的军事冲突和战争。2016年民进党重新上台至今,不断在台海地区制造事端,导致两岸关系再度趋于紧张,甚至一度出现兵凶战危的局面。倘若没有《反分裂国家法》的威慑效应,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势必会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可能会铤而走险。
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后,两岸经贸、文化、人员往来交流合作不断取得进展。2008年至2016年,两岸关系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政治交往取得历史性突破,两岸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会晤,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即使2016年5月民进党重新上台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受到严重冲击,但由于《反分裂国家法》的保障,过去两岸和平发展所积累的丰硕成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留。
四是挫败外部势力干涉图谋。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插手台湾问题,并对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近年来,美国将中国界定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和“最大地缘政治挑战”,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遏制中国战略。在此背景下,美国加大对台湾问题的介入力度,实施“以台制华”策略,一方面纵容、支持“台独”活动,以此牵制中国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严格管控“台独”挑衅的“度”,避免触碰《反分裂国家法》划定的红线而引发军事冲突。《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规定的“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之情形,本身就包括外部势力干涉的情形。美西方势力慑于这一条款,始终保持高度谨慎,不敢轻易迈出导致台湾“法理独立”的关键一步。
五是捍卫和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在《反分裂国家法》的保障下,大陆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舆论等措施,强化反“台独”斗争的全方位布局,屡屡挫败“台独”分裂势力的图谋,捍卫了一个中国原则,进一步掌握了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凡是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言行,不论来自岛内的“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中华民国是台湾”“中华民国台湾”和通过虚化一个中国来偷渡所谓“中华民国”的言行,还是来自美国的通过添加新元素方式逐渐掏空原有一个中国政策意涵的言行,都遭到了中国大陆的坚决反对和斗争。这不仅在两岸之间捍卫了一个中国原则,而且在国际社会巩固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广泛共识。
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反分裂国家法》都在为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法治保障。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强大,《反分裂国家法》在遏制“台独”、反对外来干涉乃至推进国家统一进程方面必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依据这一重要法律有效反制和打击“台独”分裂活动,不仅有助于今后更好地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而且对今后更好地运用该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推进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编审:吕鸿
编辑:许陈静
美编:潘大鹏
更多报道请见《环球人物》杂志总第539期⬇⬇⬇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