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观点
吃饭要排8小时,就餐也有“黄牛”了?
2025年02月13日16:36 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号 作者:孙岱
小号 中号 大号

想吃饭?“得加钱”。一段时间以来,北京某网红餐厅生意火爆,引来许多反复排队取号倒卖的黄牛。为了吃上一口美食,顾客需要排队8小时,黄牛甚至将一个号卖出300元高价。近日,北京朝阳警方对该餐厅吸引来的“黄牛号贩”采取打击行动,成功摧毁一“黄牛”团伙。6名违法人员被处以行政拘留,另对2名零散“号贩”给予行政警告处理。餐厅负责人也表示,将研究完善预约规则,避免不法人员钻空子,让美食体验回归纯粹。

人们不禁感慨,吃个饭也有黄牛了,这属实很魔幻。黄牛通过重复取号、阻拦顾客再高价转让号码的方式获利,这种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也让许多前来就餐的顾客左右为难:不加钱买号就没得吃,买号又助长了不良风气。

从医院专家号、火车票到风景区门票、演唱会入场券,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黄牛似乎都有办法从中获取不当利益,现在连一些电商消费券、潮玩、球鞋抽选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在一些黑科技的加持下,黄牛在各种领域钻空子,相关部门的监管难度随之加剧。

有时候,即便消费者清楚对方是通过非正规途径获取资源,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他们仍然会选择与黄牛进行交易。当回报足够吸引人时,一些消费者甚至会加入黄牛的行列,通过倒卖获取差价利益。然而,如果社会默默接受这种不良商业行为,那么黄牛垄断市场、抢占资源、导致供需失衡的现象只会日益严重。这不仅扰乱了公平公正的购票环境,更可能涉及侵犯消费者隐私、导致信息泄露、产生电信诈骗等风险,这些都将给消费者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说回网红餐厅被黄牛霸号,商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优化自身服务流程,减少被黄牛利用的空间。但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餐厅确实很难制定出既能让消费者满意又足够完善的规则来应对这一问题。要准确辨别领取号码的人是否为真正的消费者实属不易,而实施实名制排队则涉及个人隐私。因此,在餐饮行业,如何通过技术寻找一套抵制黄牛的最优解,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效治理“黄牛”,在技术手段之外,还需加强监管和举报机制、提升违法成本。只有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当前,严打“黄牛”已经成为各方共识,我们也看到不少积极的探索和行动:文旅部门明确对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清华大学参观预约改为“抽签+抢号”,中签概率与报名先后顺序无关;故宫博物院通过风控引擎实时甄别“黄牛”,以“毫秒级”速度对预约门票的用户进行风险识别;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黄牛”倒票违法犯罪专项工作等。总之,治理“黄牛”问题,还需要各方兼治、共同关注。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黄牛,餐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