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内
非遗里的中国年·甘州社火 | 红火闹新春,“舞”出幸福年
2025年01月27日08:08 来源:环球人物网
小号 中号 大号

【编者按】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人们迎来的首个春节。

全球共贺中国年,非遗瑰宝焕新颜。在首个“非遗版”春节来临之际,环球人物网推出“非遗里的中国年”特别策划,从英歌舞、打铁花、板凳龙、社火等“仪式感”满满的非遗活动中,感受浓浓年味,“遇见”中国人心灵深处最温暖幸福的记忆。

锣鼓喧天,舞步欢腾,浓浓的非遗年味扑面而来……在甘肃张掖甘州,社火表演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保留节目,也是当地群众共有的过年记忆。

相传,社火是原古祖先在春初为活地脉而进行的一项载歌载舞的民间活动,是社祭的演变形式,有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之意。

经过延续与传承,甘州社火逐步融合了多元的传统仪式与艺术演绎类型,由最初农耕文明中因自然崇拜而进行的祭祀活动,逐渐简化,最终成为诙谐娱嬉的民间演艺活动,表演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类、高跷类、武术类等。2011年,甘州社火被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表演过程中,社火表演队的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戏服,一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踏着喜庆的鼓点,舞动着手中的彩扇,热火朝天地扭着唱着,走街串巷为人们送上祝福。看社火的群众也洋溢着质朴的笑容,共同装点了一份新春的红红火火。社火表演不仅把西北人的热情大方、豪爽奔放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藏着人们对来年日子的美好期盼。

社火的鼓点重重敲在心头,也烙印在陇原儿女的血脉之中。如今,甘州社火的服装、道具更加精致,节目编排也更加整齐有序,同时,在保留传统故事为内核的基础上,艺人还在表演中融入了民间曲调,结合时代元素进行编创。

在社火的烘托之下,年味愈发浓厚,甘肃的春节也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综合自光明日报、中国甘肃网、甘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甘州社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