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内
非遗里的中国年·板凳龙|“龙的传人”DNA动了!
2025年01月26日09:58 来源:环球人物网
小号 中号 大号

【编者按】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人们迎来的首个春节。

全球共贺中国年,非遗瑰宝焕新颜。在首个“非遗版”春节来临之际,环球人物网推出“非遗里的中国年”特别策划,从英歌舞、打铁花、板凳龙、社火等“仪式感”满满的非遗活动中,感受浓浓年味,“遇见”中国人心灵深处最温暖幸福的记忆。

板凳也可以变成龙?在我国闽浙地区,有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板凳龙。每逢过年,长长的板凳龙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行走”,在夜幕下犹如一条巨龙上下翻腾,沿途居民则以鞭炮、烟花迎接,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板凳龙,又称梅竹灯,相传始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这种风俗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市,主要地区有福建大田县、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福清市(高山镇、三山镇、沙浦镇)、尤溪县梅仙镇和浙江金华婺城区、金东区等。

板凳龙的龙头与龙尾华丽精致,龙身则由板凳串起。每条板凳只有一条凳腿,人们会在远离凳腿的那端,凿出一个凳腿刚好可以插入的洞,通过它将众多板凳衔接,再加以他物固定,使得条条相连、规模巨大的板凳龙成形。每桥板凳上还饰有灯笼、彩旗、鲜花等寓意吉祥的物品,祈愿新年顺意安康。

舞龙时,每家每户都派人参与,一桥板凳代表一户人家,每户一到两个青壮年举桥,百桥板凳串成一条气势恢宏的“长龙”。暮色渐起,上千人抬着板凳奔跑,舞动的“长龙”盘旋在房前屋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新春佳节,人们舞动板凳龙,以展示村里人丁兴旺、生活富裕、邻里团结和谐,表达对新春的祝福和期盼。威风凛凛的板凳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一个民俗,更是乡情连结的象征,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

从村中老者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从家乡的老面孔到全国各地的新朋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撑”起板凳长龙,“舞”出“龙的传人”的自豪、自信,让这项“千人共舞”的非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综合自央视新闻、福建民俗博物馆、浙江日报、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李佩蔺
关键词:

板凳龙,福建,浙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