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第四中学校是天府新区以全国著名中学为标杆,创新体制机制,倾力打造的一所省内领先、国内知名、国际一流的,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和开放性的未来学校。学校占地178亩,目前共87个班,实行1至9年级贯通式培养。在校教师275人,硕博士比例90%;党员146人,占比53%;在校学生4200余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五个引领,促进党建工作和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思想引领,让学校人心聚起来
在深学细悟中提高政治站位。政治思想建设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铸魂工程。学校党委坚持在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上走在前、作表率,领会精髓要义,增强政治自觉。组织“百年循迹,同心向党”“缅怀革命先辈,传承革命精神”“传承革命薪火,赓续精神血脉”等专题学习活动,深化学习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中国精神,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思想动员中凝聚发展共识。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深刻领悟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内涵。深刻领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时代要求。深刻理解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与天府四中教育集团、天府十小承办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微论坛,设置主旨报告、案例分享、圆桌论坛、专家点评几大环节,与教育名家、学校管理者及一线教师代表共同探讨基础教育育人方式的变革之路,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持续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胸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组织“弘扬教育家精神,赋能家校协同育人”活动,邀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大先生共同探讨新时代的教育课题,传授育人大智慧,助力家校协同育人更上新台阶。组织观看《教育家精神》系列纪录片,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党课,引导教师坚定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坚定对学校发展的信念,坚定对自己专业的信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格局大、格调高、格致精”的三格卓越人才。
坚持组织引领,让战斗堡垒强起来
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和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建立健全协调顺畅、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随着《成都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有关示范文本(试行)》等5个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学校的领导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设置党委班子成员7名,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将党支部建立在学科上,构建学校党组织建设的新模式,以党建促教学、促科研、促育人。加强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优势。主动加强与天府二小、合江小学等党支部结对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建章立制,夯实实践基础,修订学校章程、“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等制度,明确议事决策原则、权限和程序。在党委领导下,学校治理从“专权”走向“放权”,从“人治”走向“法治”,从“全能”走向“有限”。建立了以年级学部为中心、学科中心为主体、中层处室为保障的扁平化、网格式、分布式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完善了治理手段和工具,重构现代学校治理机制。建立了“四中心一研究院”,从传统的科层制管理走向扁平化管理,减少学校管理的行政层级,优化教育治理多元化结构,激发组织活力。
创新教育活动。实施多种形式体验学习,采取红色教育基地实地观摩学习、专题交流研讨、专题演讲比赛、专题观影,引导党员教师坚定育人初心、树立担当意识。实施年轻干部讲党课,制定领学计划,增强学习课程的感染力。实施重点内容细化谈。开展民主座谈会,与教师在科研创作、教研教学、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聚焦集体学习的会议精神、条例细则、业务要求等,引导党员轮流讲感悟、谈体会、话举措,让创新理论与教育实践同行,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抓实党风廉政建设。明确学校党委书记是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和党员履行“一岗双责”,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入实施以“四廉”促“四风”行动,推进廉洁学校建设,坚持党建“助廉”,涵养“清朗党风”;制度“固廉”,塑造“清明校风”;师德“塑廉”,树立“清正教风”;课程“育廉”,弘扬“清新学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规党纪,坚持做到学懂弄通并深刻领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运用参观廉洁教育基地、党委书记讲廉洁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推进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结合近年来教育系统内发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建立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机制,拧紧廉洁自律“总开关”。
坚持创新引领,让办学治校活起来
创新教育理念。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个五年成为改革名校,第二个五年成为质量名校,第三个五年成为品牌名校。学校坚持绿色的、全面的、全体的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业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提出生命、生活、生态的“新三生”教育理念,为了生命的自由生长根本教育主张。出版了30万字的专著《为生命而教》和33万字的专著《为了生命的自由生长》,让办学思想更加系统化、实践化和可操作化。着力培育了“活而有常、和而不同”的学风,“专业专心、严谨严格”的教风,“自主自强、活跃和谐”的校风,以及“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校训,形成了天府四中的精神气质,建立起全体师生的文化自信。
创新课程改革。学校党委引领学科建设、年级建设、班级建设,将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到实处。深化教育改革,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学习自觉、行为自律、人格自强和文化自信。秉承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培育创造性的理念,构建了“三生三格卓越人才”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在语数外学科中实行“5+4”课程统整,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自主研发了五四课程统整校本课程《四中精点》100余本800余万字,形成了学校办学的核心产品和成果。成立了英才教育学院,开发数学、信息学、英语等卓越人才课程,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奠基。成立了STEAM教育学院,大力开设体育、艺术、科技等领域贯培式课程。近三年来,学生共计1400余人次获国际、全国、省、市、区级各类奖励。人工智能机器人队先后6次获全球冠军,管弦乐获国际金奖、四川省冠军,排球获全国冠军,棒球获全国冠军,游泳获四川省冠军,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全面提升。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推进实施教育家办学,名教师执教,硕博士担纲。创新成立了办学专家委员会,指导学校发展战略。创新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指导学校学术发展和教育科研。创新成立了学科教学专家委员会,引领四中学科教学高位推进。创新成立了家校协同育人学院(HSH),加强校、家、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坚持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贯通式育人方式,研究融创课堂,探索构建了融创课堂生态范式。省级课题《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邂逅融创》。近三年来,20余项教师课题获省、市、区级特等奖、一等奖。在《中国教育学刊》《四川教育》等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200余篇,论文获奖500余篇。学校设立了3个名师及名校长工作室,推荐教师参加省市区级工作室80余人。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和长江学者李政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马宪平、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欢、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银付等专家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一致评价天府四中是中国西部教育的标志性样本学校,并寄语学校再上新台阶。
坚持人才引领,让教师队伍优起来
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学校党委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将政治标准贯穿人才“选、育、管、用”全过程。落实“双培养机制”,把政治觉悟高、大局意识强,具有进取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非党员骨干教师确定为党员培养对象进行培养。把符合条件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党员教师确定为名师、名班主任、骨干教师等教学业务骨干培养对象进行培养,建设起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教学管理有方、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注重实绩任人唯贤。把“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作为培养教师干部的根本价值取向,选人用人以德为本。德才兼备,先德后才,以徳为重。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努力打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局面。领导教师坚持“细致、精致、极致”工作标准,坚持“静、真、实”的工作态度,避免平庸化,从工作者转变为创业者,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三年以来,教师的先锋表率作用进一步发挥,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进一步提高。全校获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学科带头人、成都市未来教育家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120余人次,1300余人次党员教师获全国、省、市、区级课堂教学及技能大赛一等奖。
全员参与创新提效。组织开展“亮牌上岗,争当五先”活动,领导党员教师做党性坚定、信念一致的思想先锋,恪守师德、学生尊崇的师德先锋,业务精湛、学生满意的教学先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岗位先锋,严于律已、乐于奉献的守纪先锋,坚持心中有责,肩上有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评选学校“十佳党员”,建立党员教师示范岗,推进落实“三亮一公开”,积极开展“亮身份、树先锋、作示范”活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共同体领航学校、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实验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成都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成都市第三批中小学教师发展基地学校等40余项荣誉。
坚持共享引领,让教育质量高起来
共享红色教育。与建川博物馆、小平故里、朱德故里、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交流合作,开展红色研学主题实践活动。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共享课程基地。引入四川省游泳协会、金沙博物馆、电子科技大学、华西证券、钟书阁、成棒俱乐部等,吸引社会资金2300余万元,参与课程基地建设,充分释放学校的办学活力与学生的成长活力。
共享冠军导师。聘请了世界花样游泳冠军蒋文文、蒋婷婷,世界乒乓球冠军邱贻可,世界女排冠军张晓雅,世界羽毛球黄金联赛季军朱思远,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女双季军廖婧梅,原中国男篮主力队员朱东,前国家男足队员邹侑根等世界冠军为学校冠军导师,实现冠军高位引领,为学生树立榜样,以体育魅力和体育精神引领学生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时代发展和祖国富强奋勇拼搏。
共享集团发展。坚持“优质共享”的理念,构建“一个追求、两个基点、三个结合、四个联动、五项制度、六个统一”的管理机制。开展集团联合教研、集团“桢楠杯”课堂教学大赛、集团教改研讨会、集团暑期教师培训等活动,落实集团学科导师制、交流轮岗制和师徒结队制,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天府四中在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办学思想进一步落地,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精进,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简介
张显国,天府第四中学教育集团领航校长,天府第四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四川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全国杰出德育工作者,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市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天府新区首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天府新区领航校长工作室领衔人。
主持主研国家、省、市级课题10项,曾2次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为生命而教》《为了生命的自由生长》,合著《校风班风与人格教育》《邂逅融创》等。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国德育》、《四川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 余篇。
四川天府新区第四中学校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