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长三角>>浙江
22年派驻近千人,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依托高校力量,深耕“浙”里田野
2024年12月01日18:16 来源:潮新闻 作者:王燕维
小号 中号 大号

跑道鱼,你吃过吗?这种鱼的养殖环境形似“跑道”,水体24小时保持流动,鱼儿常年保持逆流游泳的姿态,就像赛场上的运动员,故名“跑道鱼”。

“‘跑道鱼’体形比较漂亮,脂肪含量比较少,味道比较鲜美,更重要的是价格比普通鲈鱼要高很多。”浙江大学教授、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湖州市水产产业联盟省级专家组组长徐海圣介绍。他是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扎根湖州已经18年了。“我们中心每年要为湖州引进80多个新品种、60多项新技术,受到广大农业企业的欢迎。”

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成立于2007年(2022年该中心更名为“浙江大学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在全国首创“1+1+N”农技推广的“湖州模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与地方牵手的“合作标杆”。而这只是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助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缩影之一。从2003年开始,浙江大学年均选派40余名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共有4人获得“国家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多人被评为“浙江省功勋科技特派员”“浙江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指导当地农业产品提质转型

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指导当地农业产品提质转型

在近日举办的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工作交流会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研讨会上,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翔峰教授表示,浙江大学高度重视以科技和人才支撑服务“三农”工作,积极构建浙大科技特派员和涉农学科专业教师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生态体系,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扎扎实实的服务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上,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人才处李登峰处长介绍了浙江省科技战线在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以高质量科技供给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珂教授表示,将切实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深化,高质量书写高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浙大方案”,切实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把初心镌刻在百姓心坎里。

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及团队科技特派员所在各县(市、区)科技局负责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分享了各地科技创新及科技特派员的经验做法。会议期间还进行了协同创新结对典型推介,通过科技特派员-头雁-青年学生协同创新,构建起“四链融合”生态体系,实现从技术向产业延伸,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及团队科技特派员所在各县(市、区)科技局负责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等与会人员合影

图源:浙江大学


责任编辑:邱小宸
关键词:

浙江大学,跑道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