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日,谢胜文在南非驻华大使馆接受本刊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谢胜文(斯雅博佳·斯威利),1958年生,1984年毕业于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1994年当选南非参议员,2008年任南非情报部部长,2014年担任南非通信和数字技术部部长,2020年任驻华大使。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坐在《环球人物》记者对面的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兴致勃勃聊起了《光辉岁月》这首歌。
“我知道《光辉岁月》在中国一直很流行。它讲述了曼德拉总统被种族隔离政权囚禁后依然不放弃希望的故事。我有很多不同年龄的中国朋友,他们都告诉我,《光辉岁月》这首歌和背后的故事令他们倍受鼓舞,肃然起敬。”谢胜文说。
谢胜文年轻时就参加了反种族隔离斗争。在他心目中,南非与中国的“光辉岁月”,既属于并肩战斗的过去,也照亮了共享繁荣的未来。
毛主席的名字家喻户晓
在谢胜文眼中,中国和南非很久前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有一年,曼德拉总统前往美国纽约访问。有个美国记者问曼德拉一个愚蠢的问题:为什么南非不‘踹开’中国,和美国合作?曼德拉的回答是:‘当我们与种族隔离政权斗争时,中国与我们在同一个战壕里战斗。南非永远不会背弃最信赖的朋友。’”身为“战友”的谢胜文,对曼德拉的话感同身受。
1984年,刚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获得医学学位的谢胜文,加入了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以下简称非国大)的地下组织。他回忆,南非种族隔离政权严格管控和非国大有关的信息:“我上大学时,曼德拉早已入狱。我和同学们甚至不熟悉他长得什么样,但我们都想象他是一位年轻的领导人。尽管条件艰苦,曼德拉的故事依然激励我们参加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
作为一名医学专家,谢胜文认为种族主义是毫无科学依据的:“种族主义的目的是给予人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没有任何人生来就是压迫其它人的。所以每当我们看到世界任何地方有种族主义行径时,我们都会站出来反对,因为我们对这种压迫和苦难感同身受。”
“今年,我们会庆祝南非重获自由30周年。为了争取这一自由,我们与殖民者斗争了342年。”南非祖鲁王国曾经依靠巧妙的战术,多次击败拥有先进武器的英国殖民者。但面对殖民者的残酷镇压,南非反殖斗争一度陷入低潮,“这并不是因为殖民者比我们聪明,而是因为我们自身不够团结。意识到这一点后,南非解放的先驱者们建立非国大和其它进步组织,以求结束殖民者的占领。”
为了完成解放南非的使命,曼德拉等非国大领导人开始学习其他国家解放斗争的成功经验。他们的目光敏锐地落到了中国身上。
1992年10月,曼德拉在访华期间登上长城。
在与种族隔离政府的漫长斗争中,曼德拉对中国革命的经验非常推崇。曼德拉曾透露自己阅读的第一本有关中国革命的书是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之后他又阅读了更多有关中国革命的书籍,并说:“中国革命真是一部杰作。如果你了解到他们开展革命的方式,就会相信所有事情皆有可能。中国革命真是个奇迹。”
谢胜文说:“曼德拉对中国的解放斗争非常感兴趣。通过阅读,他了解到中国革命者如何通过发动群众,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打败了敌人。当时,著名的反种族隔离斗士安德鲁·姆兰盖尼曾与许多南非青年一起来到中国学习。”
姆兰盖尼是曼德拉的亲密战友。1962年,在中国学习的他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姆兰盖尼在回忆录中写道,毛主席沉着、迷人、谦逊、平易近人,但又不失威严,令人肃然起敬。
“就像曼德拉一样,毛主席的名字在南非也家喻户晓。一提到英雄二字,很多南非人都会想起他。今天的我们,也将继续团结起来,高举火炬,照亮通往人类共同繁荣的道路。”谢胜文说。
南非也有减贫示范村
2020年底,谢胜文抵达北京就任南非驻华大使,从此开始了一段他人生中的“奇妙旅程”。
为了更好地与中国人交流,谢胜文学习了中文:“我的姓‘斯威利’的意思是‘谢谢’,所以我中文名的也姓‘谢’。学习中文是一段困难又令人兴奋的经历。中文的语调非常丰富,学说中文时,我觉得自己好像在唱歌。通过学习中文,我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例如茶文化和功夫文化。”
在谢胜文眼里,中国人有一种积极的“国际主义精神”:“即使面对和自己语言不通的人,中国人依然非常热情友好,并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并接纳他人,不论对方的种族、肤色和国籍。南非人也非常欢迎中国游客,因为中国人懂得尊重和欣赏南非的本土文化和美食。”
来华赴任以来,谢胜文造访了中国许多城市和地区,仔细观察了中国的发展模式。他说自己喜欢和中国的年轻人交流:“中国的年轻人非常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如此自信的时候,他们就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推动国家向前发展。”
中国的减贫政策让谢胜文印象深刻。他认为,中国发展的独特性源于中国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人为本,今天的中国有14亿人口,如何能让这14亿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答案是从消除极端贫困入手。对于人来讲,衣食无着是最为痛苦的。只有脱离贫困,人才能获得尊严。”
谢胜文表示,中国在减贫方面采取了许多深谋远虑的行动,将国家最优质的资源投入到减贫工作中。中国减贫理念中最有价值的经验之一是:GDP的增长并不是衡量发展质量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事情是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高,幸福感更强,发展更可持续。南非目前也在与中方合作,在西北部的农业省份建立减贫示范村,将中国的减贫经验运用到南非发展之中。
近年来,中国已经与包括南非在内的多个非洲国家合作,启动建设13个中非农业发展和减贫示范村。中国企业除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外,也将杂交水稻和现代化的农业物流介绍给非洲民众。这些合作项目改善了民众的生活,也让中国企业与当地社区的友谊更加牢固。
2023年,南非成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试点恢复出境跟团游的20个国家之一,谢胜文热情地邀请中国游客前往南非旅游:“如果你想在南非深度游的话,我建议至少准备一周时间。你可以从首都约翰内斯堡开始,体验南非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和美酒。然后沿着美丽的‘花园路线’一路来到海湾城市开普敦,品味那里的鲜花和牡蛎。你也可以前往克鲁格国家公园,体验著名的‘世界之窗’天空步道。南非是一个美丽而充满多元化的国家,你总能在这里发现新的惊喜。”
中国在“共享发展”上说话算话
2023年8月24日,各国领导人在约翰内斯堡桑顿会议中心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
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宣布了金砖国家扩员的消息。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五国成为金砖国家的正式成员。此消息一出,立刻有西方媒体称,金砖国家要成为新的“G7”,与西方国家展开竞争。
对于西方媒体的这种说法,谢胜文笑着表示:“我知道有些人对金砖国家总是一知半解。他们不明白金砖国家并不是一个排他性的‘阵营’。金砖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和政策,但我们都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共同的期待。所以金砖国家的核心是一个以发展为目标的伙伴关系。”
谢胜文说:“西方国家掌握的国际机构,并不会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他们更倾向于保护发达国家的利益,并给发展中国家设立更多的条件。金砖国家则不然。我们设立的‘新开发银行’已经在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很多成果。许多非洲国家因此非常积极地参加了2023年的金砖峰会。我也希望金砖国家能在非洲的发展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自从2011年加入金砖国家以来,南非与中国的贸易额出现了迅猛增长,这有效促进了南非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南非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积极推动金砖国家的扩员,因为我们知道金砖国家能够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
谢胜文说:“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而不是傲慢的。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些倡议都体现出中国在‘共享发展’上说话算话。中国在合作中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与当地情况,从不做强加于人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能为世界带来新的希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56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