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著名德育专家孙学策在总结研究前人道德实践、道德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一直倡导并实践的传统美德中提炼出“中华十德”,即“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并作了系统阐述,发出了“国有十德必兴,人有十德必立,践行中华十德,为民族铸根立魂”的呼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需要弘扬什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12月29日,德育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原处长、《中华十德》作者孙学策莅临“人民学习”演播室,讲授“人民学习·中华十德系列讲座”直播课程第一讲《践行中华十德,为民族立根铸魂》。
一、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孙学策指出,曾经全社会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好事不留名”的热潮,而今天面对大街上摔倒的老人,还在讨论要不要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社会道德面临新的考验,道德建设永远在路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传统文化开始走进校园。我们需要思考:传统文化进校园究竟要进什么?难道校园里没有传统文化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需要弘扬什么,怎么弘扬?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主席指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我们需要思考:“立德树人”是要立什么德?
多年以来,党和国家关于社会道德建设有诸多的要求,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等,政策完全正确,但关键是如何落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德育领域有诸多要求,如“五爱”“三好”“四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等。我们需要思考:有没有一个可以涵盖多方面要求,且简明扼要、普遍共识、易记易行、一以贯之的要求?
教育界出现一个说法:“6+1=0”“5+2=负数”,其大体意思是:学校教育6天、休息1天,学生回家或在社会上受到不良影响就容易抵消学校教育;双休日,负面影响更多,学校教育被抵消的更严重。这说明家庭和社会对学生负面影响巨大。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一致起来?
近年来,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总的价值取向。我们需要思考:身在基层,如何落实?
面对各种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及“和平演变”,面对国内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盲目崇洋媚外的乱象,面对国家文化安全遇到的挑战,我们需要思考:我们该怎么办?
二、探索,寻找答案
孙学策表示,这些问题属于思想文化上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为民族立根铸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弘扬?答案如何寻找?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精神标识是什么?文化精髓是什么?怎么提炼展示?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其精髓和精神标识必然存在于伦理道德之中。孙学策从中选定“十德”,即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这“十德”包含了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概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核心内涵,构成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道德和品德体系。
三、为什么选这十个字?
理由之一:符合道德建设原则。孙学策认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十德”符合大道至简原则,符合道德继承发展原则,符合道德要求一致性原则,文字整齐、朗朗上口、易懂易记易行。
理由之二:这“十德”早已融入国人血脉之中。孙学策指出,这“十德”延续数千年、世代相传,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都在用这些道德信条约束、评价各类道德行为。
理由之三:明确了立什么德。孙学策表示,“立德树人”立什么德有诸多说法,长期以来却没有形成能涵盖诸多德的要求、普遍共识、相对稳定、形成体系、简单易记易行、一以贯之的德的要求。“十德”明确提出“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能涵盖今天所提出的诸多德的要求,是德纲。
理由之四:“十德”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习近平主席说:“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孙学策认为,践行“十德”,就是在践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由之五:践行“十德”就是立根铸魂。孙学策指出,革命传统、现代文化,以及提倡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十德”在特殊年代、特殊时期、特殊行业的特殊表现,其根和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十德”。践行“十德”就是中华民族立根铸魂的工程。
理由之六:抵御各种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孙学策表示,践行“十德”,为民族立根铸魂,可以抵御各种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及“和平演变”,让他们的企图成为永远实现不了的幻想。
理由之七:使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得到落实。孙学策认为,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大政方针、大工程。践行“十德”就是为这个工程打基础。习近平主席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今天可以说:国有十德必兴,人有十德必立,家有十德家风正。
四、意义
孙学策表示,腐败问题与社会道德的缺失紧密相关。人们厌恶腐败,呼唤国人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呼唤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强大的道德舆论。提出中华十德,为中华民族立根铸魂,他坚信必然能唤起国民的道德觉醒,坚信社会道德会变得更加健康有序,坚信国民道德素质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坚信立德树人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坚信青少年学生能得到健康成长,坚信能让各种敌对势力文化渗透在中国没有市场,坚信中华民族将以更高大的精神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