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热点新闻
《毛泽东诗词精读细品》| 走进伟人的艺术世界
2024年01月23日09:21 来源:环球人物网
小号 中号 大号
《毛泽东诗词精读细品》
汪建新 著 戴小璇 责编
  本书是对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作品从创作背景、写作时间、创作地点、留存手迹、作者自注、发表过程、修改情况、诗句释义、典故出处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评点。既有宏观层面上对于诗人毛泽东的诗词底蕴、欣赏偏好、风格特点、诗学主张、自我评价的介绍,对于毛泽东诗词的传播方式、普及过程、重要版本、社会反响、诗坛地位、学习方法的梳理,也有微观层面上对于每首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背景思想内涵、艺术价值、时代精神、现实意义的解读,全面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世界,反映了一代伟人的深邃思想、高尚人格和博大情怀。
本书亮点
  01
  具有独特厚实的学术价值
  本书主要依据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出版的《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毛泽东诗词集》等权威文献史料,同时参考毛泽东诗词研究的一些最新研究论著,加上作者多年对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积累,涉及有关毛泽东诗词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宽视域,又有深度和作者独到见解。
  02
  写法新颖,富于针对性
  本书准确抓住读懂毛泽东诗词的关键问题,以问答的形式澄清了社会上流传的一些错误认识,回应了读者学习欣赏毛泽东诗词过程中的疑问。
  03
  站位高远,视野开阔
  本书没有就诗词谈诗词,而是将毛泽东诗词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中,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阐述了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历史、艺术、思想、精神和文化价值,并对“新时代如何解读毛泽东诗词”作了思考和回答。
  04
  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每篇围绕一个主题,以千字文的形式进行解读,文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娓娓道来,生动感人,堪称以宣传毛泽东诗词、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一部佳作。
精彩试读
  毛泽东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是叱咤风云的卓越政治家,也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在缔造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他成就了举世公认的千秋伟业,也创作了气吞山河的不朽诗篇。
  毛泽东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正如毛泽东在与梅白谈诗时所说,旧体诗词“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毛泽东继承并弘扬了“诗言志”的优良传统,把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他所创作的不少诗词堪称经典。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光辉史诗,也是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愤怒、反抗和斗争的心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诗人“胸中日月常新美”的内心世界,记录了诗人“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使命担当,表达了“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宏伟理想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山东大学教授高亨《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有感》:“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焰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绵,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这首词较为全面地表达了高亨读毛泽东诗词的感想,生动地概括了毛泽东诗词的主要特征。上阕写出毛诗的宏伟气魄和革命精神。开头两句点出毛诗就是一部革命战争的史诗,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的文韬武略。接下去说毛泽东收六洲风雨于眼底,他的诗词如惊雷唤醒了亿万民众,可以扫魅火、斩长鲸,这是对敌,而对人民则如春风似红日。这些比喻意象充分展示出毛诗的豪放崇高美。下阕概括写出毛诗的情感内涵:写鏖战,记长征,都充满革命之豪情。作者将李杜苏辛四位中国古代大诗人的诗词与毛诗对比,断言“未有此奇雄”,对毛诗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像如此雄奇的诗词,只有登上高山吟唱才能品出其中真味。
  就总体而言,毛泽东首先是一个政治家,然后才是诗人。他是诗人政治家,是政治家诗人。毛泽东是感情极为丰富的一代伟人,他的情感首先是一个政治家的情怀,他的情思也总是表露出一个政治家的思想和睿智。他很少为写诗而写诗,总是以一个政治家的视角和感触抒发深沉的情思与体悟。正如《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小序”所言:“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欣然命笔”四个字,把一个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井冈山原本名不见经传,自从毛泽东引兵井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声名鹊起,成为革命的山、英雄的山、胜利的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被朱德元帅推为“天下第一山”。而作为诗人政治家的毛泽东也给予井冈山最高的礼遇。他有三首词作吟咏井冈山,分别是《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都以井冈山为题。而三首词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这在毛泽东诗词作品当中绝无仅有,毛泽东之所以有着如此浓郁的井冈情结,理由很简单,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革命道路,是从井冈山斗争开始逐步寻求到的,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
  郭沫若盛赞毛泽东的诗才,称“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不可否认,写诗填词毕竟只是毛泽东治国理政之外的“余事”。毛泽东政暇赋诗,既展示了“器大声宏,志高意远”的领袖风采,也体现出他移情山水的纯朴,迷恋自然的洒脱,以诗自娱的情趣,以诗抒怀的儒雅。毛泽东在杭州所写《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七绝·观潮》,算是为数不多的特例。这几首诗吟咏山水,独具特色,反映诗词余事的闲情逸致,彰显质朴率真的文人特质,呈现出一个“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自欲为江海客”的本真毛泽东。
  作者简介
  汪建新,江西婺源人,1964年9月出生。英语学士、美学硕士、企业战略管理博士。现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2005年8月至今,致力于毛泽东诗词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毛泽东诗传》《品读诗人毛泽东》《常读常新的毛泽东诗词》等:主讲电视艺术专题片《毛泽东的诗人情怀一一阅尽人间春色》《毛泽东的诗人情怀一一尊前谈笑人依旧》。2017年11月,人民网开设《汪建新专栏》。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56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