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师父、西席、教习......古代教师称谓多
2023年09月12日09:41 来源:新甘肃
小号 中号 大号
原标题:古史萃丨古代教师称谓多

教师是一个最值得尊敬的职业,从古至今,传授知识的人皆为人们敬重。在古代,教师有很多尊称,下面这些教师的诸多称谓,皆表达了对教师的赞美与敬佩,皆为中国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一抹红艳。

师长。古人视老师为尊长,师长是古人对教师的尊称。《周记·地官》载:“三日顺行,以事师长。”

师傅。古代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古代老师的代称和尊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载:“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成为对老师的尊称,尤其流行于旧时私塾。《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山长。是古代对山中书院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师父。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所以古时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吕氏春秋·劝学》曰:“事师之犹事父也。”

西席。唐以前,俗以东向座为尊。宾客至,必请入西席面东而坐,故尊称私塾教师为西宾,亦称西席。

教习。明代翰林院学官兼教师,称教习。清末,学堂兴起后,其教师沿称教习。

教授。原为宋代学官,掌学校课试等事,后用以对教书先生的尊称,现作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讲师。古为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今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助教。古代学官名,始于晋,协助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设置。唐代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等都设有助教。明、清两代,仅有国子监助教。今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先生。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

经师。汉代指儒学学官,后指传授儒家经典的教师。《王文宪集序》载:“经师人表,久资复实。”

教谕。原为宋代京师小学和武学中的学官名。明清时期,县设“县儒学”,作为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指辅助教谕的助手。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师保。原为古代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员,亦师亦保,统称师保, 后来泛指老师。《易发·系辞下》曰:“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门馆先生。宋元时代对家塾老师的称谓。

门客。宋元时代,对家塾老师的又一个称谓。

师资。先秦时代,对老师的敬词。

博士。先秦时代的国学老师。

上述诸多教师称谓,从中国历史文明中一步步走过来,时代发展的今天,教师职业在世人心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教师这朵文明之花,也开放得更加璀璨夺目。

责任编辑:李佩蔺
关键词:

古代,教师,称谓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56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