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特别报道
深观察|屡犯刑案屡获减刑,他悔的什么过、立的哪些功?
2021年04月16日17:58 来源:柯锦雄 作者:澎湃新闻
小号 中号 大号
  3月20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金牛镇罗官村,发生一起凶杀案。
 
  村民谢明向同村的羊肉馆女老板金敏连刺十余刀,金敏当场身亡。案发后,120多位村民联名请愿,希望司法部门依法严惩凶手,还村里一份安定太平。
 
  一起个人对个人的凶杀案,为什么惹得村民们联名请愿?这背后的隐情,看得让人五味杂陈。
 
  被犯罪支配的人生,被暴力威慑的村民
 
  这并不是谢明第一次致人死亡。
 
  2006年,谢明在一场斗殴中因伤人致死被判刑15年,累计减刑五次后,2017年1月26日出狱。更让人郁闷的是,在此之前,谢明也曾多次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
 
  从媒体的报道当中可以看出,谢明的一生几乎是充斥着对他人的暴力和威胁。记者在裁判文书网查到:
 
  1999年6月29日,谢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宾川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2005年11月11日,谢明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宾川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而在2007年,也就是第二次缓刑期间,谢明再次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审被判无期徒刑,二审考虑到“正当防卫”因素改判15年有期徒刑。
 
  这些暴力还只是冰山一角。
 
  20多年前,谢明曾经刺伤过金敏的公公,“当时老人的大腿都被刺穿了”。罗官村村委会的一份证明也显示,谢明自幼好斗,体现出了明显的反社会人格特征。
 
  很明显,谢明一直以来在当地都属于不安定因素,但即便如此,谢明受到的刑罚大多是缓刑。事实也证明,对于谢明这样具备暴力基因的犯罪分子,缓刑的规范作用约等于零。然而悲哀的是,监狱的教育也没有教育出一个遵纪守法的“新人”。
 
  在最近的这起凶杀案中,更扎眼的不是当街杀人,而是谢明出狱到再次犯案,才不到4年时间。
 
  这正符合刑法规定的累犯认定标准:因故意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之后,出狱5年内再次因故意犯罪被判实刑。累犯也恰说明,监狱没有改造好,而这没有改造好的罪犯,又是如何获得减刑的呢?
 
  次次顶格减刑,到底立了什么功?
 
  根据《刑法》第78条规定:“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这里用的是“可以”而非“必须”。
 
  而根据最高法颁布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办理减刑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
 
  在谢明的案例执行过程当中,本来应该是综合判定是否符合减刑条件的,但悔改表现被简单地认为是“听话”,所谓“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也被认为是“确有悔改表现”。
 
  考察谢明的减刑次数和减刑幅度,几乎每一次都按照较高的减刑标准减刑的。根据规定,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一次减刑最多9个月;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一次减刑最多一年。而谢明是5次共减刑4年11个月。
 
  这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数学题:大致可以推测,谢明5次减刑,几乎都是因为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而获得最长一年的减刑幅度。最后一次减刑,则可能是因为刑期将满,剩余刑期恰好是11个月。
 
  或许这里得问一句,谢明这样一个屡教不改的暴力罪犯,监狱方面是如何认定其有悔改表现,而谢明所立的功劳又是哪些呢?如果没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那又是为何要给谢明顶格减刑呢?
 
  法律对于累犯的刑罚有特别的规定,相关减刑假释也会从严把握,但此前,谢明却因为缓刑而不被认定为累犯。我们难免要问一句,对这样一个当地村民集体“公认”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相关减刑的办理,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其以往的行为与社会评价?
 
  监狱本身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是不是被改造好,理应有更科学的标准。目前这种积分减刑的办法,固然客观但也流于机械,使得谢明这类暴力罪犯不仅没有被改造好,还一再危害社会,且性质非常恶劣,促人反思。
 
  有一个细节,也很让人无奈。受害者的儿子称,案发现场的视频里能看到很多人围观,但是没看到有人报警,最早报警的是一个过路人。
 
  或许,这个细节里不光有冷漠,还有恐惧,当地民众长久以来对谢明的恐惧,恐惧这一次会不会又只是关几年就出来了?
 
  如今,120多名村民的联名请愿,也是一次无奈的提醒。有关方面,是时候反思一下减刑机制的问题了。如何能更好地确定罪犯的悔改表现,更好地提升教育和改造的效果,把惩戒性做足、把危害性做小,是个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谢明,减刑,凶杀案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56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