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无法脱离故乡,吃的东西、呼吸的空气,都包含了一种文化,慢慢长成血肉,再也没法改变自己。
长年徜徉在古书画艺术珍品中,杨臣彬对书画的笔墨、技法和构图了若指掌,洞悉古书画所蕴含的文人境界。
写作是可以独自完成、全盘掌控的——这是他一直写作的原因,也是他面对世界的方法。
“我生活在东西文化之间,越来越体会到文化的共性。”大山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觉得自己幸运地踩中了时代的步点,成为了“中西文化的结合体”。
“舞台上灯光亮起,何赛飞一身红衣,坐在一张木桌前,翻开一本《红楼梦》。
杨先让的艺术历程,都没什么计划或者明确的目标,“很多都是想不到,而走到那一步了”。
连丽如,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评书大家连阔如之女。曾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地演出,是把评书带到国外的第一人。
杨平:山西沁水县人,文化研究学者、人文历史作家。近日出版新书《高堂粉墙烛下见——中国山西乡村古壁画探幽》。
盛夏的午后,没有一丝风,路面泛着白光,树上的叶子都打起了卷,无精打采。
蔡皋的家在顶楼,当年特意选这里,看中的正是楼顶可以改造成花园。已近耄耋之年的她,生活依然很忙碌,每日除画画、读书、写作,还和先生细心打理着楼顶的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