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童人民日报撰文谈“乘风”经历:遇见美景,遇见自己
过去这些年,我演过不同类型的角色。出演电影《我爱你!》中的“赵欢欣”后,我更明白生命和时间的宝贵,想去探索更多可能性,因此,鼓起勇气走上综艺节目《乘风2025》的舞台。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4 09:43
乌鲁木齐秦剧团演员李敏:观众的喜爱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新疆乌鲁木齐新中剧院后台,油彩笔扫过眼角,我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个夏夜——3岁半的我攥着主持人的衣角,奶声奶气地唱出“未开言来珠泪落”。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4 09:29
争分夺秒,记录抗日英雄故事(守望·追寻红色记忆)
回到位于河北省献县的家中,王英轻轻打开书柜,小心捧起一本本泛黄的书籍——这是她多年跋涉大江南北,一点一滴搜集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的一支抗日队伍战斗史料。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4 09:08
探寻北京“城之源”(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是燕山南麓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时期遗址,也是目前国内发掘时间最长、发掘规模最大、发掘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4 09:07
“让这段历史被更多人铭记”(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在法国医生贝石涛的电脑里,保存着其父贝熙叶留下的有关历史资料。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3 09:03
感受用生命刻下的信仰(解码·家书中的廉洁文化)
“刘伯坚烈士在狱中写下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用生命刻下的信仰。”走出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平昌中学高二学生李菲菲热泪盈眶。她告诉记者,就在几分钟前,自己刚刚看了独幕剧《家书》。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2 09:13
探秘周原遗址的“三重城”(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对种建荣来说,“周原遗址”像一位相识多年的老友。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2 09:11
推动海工装备走向深远海(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
他带领团队围绕海洋资源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在新型海工结构的设计施工与安全运维、海工装备研发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提升了海洋工程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及重大工程实践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1 09:14
海伦·福斯特·斯诺后人:铭记二战历史能够指引我们更好前行
他们如实报道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展大量国际宣传,还积极推动中国工合运动,为创建山丹培黎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1 08:57
狮脑山上,英雄浩气贯长虹(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山西阳泉市狮脑山上,40米高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如同一柄直插云霄的锋利刺刀,傲然矗立。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怀着崇敬之情,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缅怀先烈。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10 09:20